[发明专利]一种静音电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80161.7 | 申请日: | 2020-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78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徐冬生;徐磊;魏小龙;常前亮;周名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宏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4 | 分类号: | H02K5/24;H02K5/04;H02K5/16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殷娟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音 电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静音电机,包括机壳、定子、转轴和转子,机壳包括呈柱形的机壳本体和置于机壳本体两端的端盖,端盖包括转轴支撑部和机壳本体连接部,转轴由转轴支撑部上穿过,转轴支撑部和机壳本体连接部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能量吸收机构,能量吸收机构吸收转轴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避免机壳本体与转轴发生共振;本发明的静音电机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能量吸收机构实现电机轴承与电机端盖和电机壳体之间的振动隔离与吸收,避免电机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发生共振,实现降低电机工作时的噪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静音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是现有技术中最常见的一种动力设备,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的各种大小设备上。现有技术中,电机在运作时,会发出较大的声响,不仅影响作业,且长时间的听噪音,会对操作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静音电机成为人们对电机质量的追求之一。经过分析,电机噪声主要来源有风冷、载波器频率不适合、负载能力降低以及轴承与壳体之间发生共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音电机,通过降低电机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的共振来降低电机的噪音。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静音电机,包括机壳、定子、转轴和转子,所述机壳包括呈柱形的机壳本体和置于所述机壳本体两端的端盖,所述端盖包括转轴支撑部和机壳本体连接部,所述转轴由所述转轴支撑部上穿过,所述转轴支撑部和机壳本体连接部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能量吸收机构,所述能量吸收机构吸收转轴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避免所述机壳本体与转轴发生共振。
优选地,所述机壳本体连接部上设置有一安装区,所述转轴支撑部置于安装区内,所述能量吸收机构置于安装区内并实现转轴支撑部与机壳本体连接部振动的隔离。
优选地,所述转轴支撑部外侧设置有若干连接块,两所述连接块之间设置有容置槽,所述连接块实现转轴支撑部与机壳本体连接部的一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容置槽设置为梯形并贯穿端盖,容置槽外口部大于内口部。
优选地,所述能量吸收机构包括置于各个容置槽内的橡胶块和分别置于安装区两侧的挡板,所述挡板与机壳本体连接部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挡板朝向端盖的侧面上固定有隔离垫,挡板上设置有过孔,所述过孔直径大于转轴直径。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静音电机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能量吸收机构实现电机轴承与电机端盖和电机壳体之间的振动隔离与吸收,避免电机轴承与电机壳体之间发生共振,实现降低电机工作时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静音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静音电机的端盖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静音电机的端盖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静音电机,包括机壳、定子、转轴5和转子。机壳包括呈柱形的机壳本体2和置于机壳本体2两端的端盖3。端盖3包括转轴支撑部1和机壳本体连接部31。转轴5上套设轴承并由转轴支撑部30上穿过。
如图2和图3所示,转轴支撑部30和机壳本体连接部31固定连接,且两者之间设置有能量吸收机构4,能量吸收机构4吸收转轴5传递过来的振动能量,避免机壳本体2与转轴5发生共振而产生大噪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宏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宏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801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