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商用车翻转臂腰形孔加工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9512.2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8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廷军;何正波;郭勇;张青竹;朱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十堰凯鑫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D37/04 | 分类号: | B23D37/04;B23D39/00;B23D41/04;B23D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商用 翻转 臂腰形孔 加工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翻转臂腰形孔加工工装,涉及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数控铣立铣刀加工腰形孔时,尺寸要求难以稳定保证,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一种商用车翻转臂腰形孔加工工装,包括拉刀;所述拉刀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夹刀杆内部伸缩杆的一端。该装置摒弃了传统的腰形孔加工采用数控铣加工工艺,而是采用对拉孔工件钻底孔后用卧式液压拉床,拉腰形孔成型,一次性拉削到位,能达到加工高效,质量稳定可靠的效果,改用钻底孔拉削成型的工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能稳定保证,产品合格率大大提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商用车翻转臂腰形孔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工件上加工腰形孔时,需要用到数控车铣工艺,数控铣床是在一般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加工设备,两者的加工工艺基本相同,结构也有些相似。数控铣床分为不带刀库和带刀库两大类。其中带刀库的数控铣床又称为加工中心。
现有的数控铣立铣刀加工腰形孔时,尺寸要求难以稳定保证,且装夹不方便,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实用性不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商用车翻转臂腰形孔加工工装,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商用车翻转臂腰形孔加工工装,以解决现有数控铣立铣刀加工腰形孔时,尺寸要求难以稳定保证,且装夹不方便,速度慢,生产效率低,实用性不高的问题。
本发明商用车翻转臂腰形孔加工工装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商用车翻转臂腰形孔加工工装,包括拉床,拉刀,装夹块和拉孔工件;所述拉床的顶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夹刀杆;所述夹刀杆的内部设有伸缩杆;所述拉刀通过螺丝拧接固定在夹刀杆内部伸缩杆的一端;所述装夹块插接在拉床顶面一侧的固定板内部;所述拉孔工件插接在装夹块的内部;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拉床顶面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装夹块的内部设有成形刀孔,且成形刀孔贯穿装夹块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装夹块的一侧设有安拆块,且安拆块的中部设有安拆孔,安拆孔的外径形状与拉孔工件底部的外径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拉刀的设有模型杆,且模型杆杆体的截面的形状为腰形,且成形刀孔的内径形状与模型杆的外径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拉刀圆形杆体为渐变至模型杆腰形杆体的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装置摒弃了传统的腰形孔加工由数控铣加工工艺,而是采用对拉孔工件钻底孔后用卧式液压拉床,拉腰形孔成型,一次性拉削到位,能达到加工高效,质量稳定可靠的效果,改用钻底孔拉削成型的工艺,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能稳点保证,产品合格率大大提升。
首先,成型刀孔贯穿装夹块的设计方便了拉刀的拆卸和安装,且装夹块顶部的安拆孔方便快速安装和拆卸拉孔工件,模型杆渐变的设计使得该装置能够平滑稳定的对拉孔工件进行拉孔操作,不会出现卡滞造成拉刀断裂的现象发生,提高了该装置的稳定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装夹块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拉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图1中A部位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拉床;2、夹刀杆;3、拉刀;4、装夹块;5、拉孔工件;6、固定板;301、模型杆;401、成形刀孔;402、安拆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十堰凯鑫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十堰凯鑫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95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