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GIS平台中数据无缝融合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8637.3 | 申请日: | 2020-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52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赵晓晶;邹伟林;丁志庆;潘良波;石小蒙;郭燕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K9/62;G06T1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崔玥 |
地址: | 1013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gis 平台 数据 无缝 融合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三维GIS平台中数据无缝融合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所述符合设定要求的所述原始数据中的地表高程数据选取高程基准面;基于所述高程基准面,采用空间校正和地理配准技术对所述符合设定要求的所述原始数据进行空间校正和地理配准,得到坐标匹配的所述原始数据;对坐标匹配的DEM进行编辑;以编辑后的DEM为基准面,构建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和构建地下管网的三维模型。本发明在三维GIS平台中,利用现有的二维或三维数据达到无缝融合的效果,减少了数据的浪费,降低了在地上地下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的投入,同时可最大程度地实现地上地下全空间数据的无缝融合,提高数据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无缝融合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维GIS平台中数据无缝融合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城市内涝、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城市灾害接连发生,这和城市规划与建设的不合理、过渡开采、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水污染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等,城市地上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少,迫使城市管理者必须重视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城市地铁、地下停车场、地下商场、地下人防等地下设施的不断投入也意味着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在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地下空间的开发与利用不仅仅依赖于地质情况,与地上的构建筑物、工程施工、人口的密集程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地上重大工程的实施也需要地下空间数据的支撑。城市地上地下空间的综合统筹和一体化规划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地质情况和其他构建筑物造成的地基基础设计不合理等情况。
三维GIS平台是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利用的有效途径,三维GIS平台可以真实的还原现实场景,并且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目前已经在不同领域实现了较为成熟的应用。但是在三维GIS平台中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面临着海量、多源、异构数据的组织和融合问题。同时不同类型数据的业主单位、采集时间以及参考标准不同,也造成了数据之间误差。
目前,关于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地下一体化建模方面,研究人员更加倾向于从数据源头打破各类数据之间的壁垒,从最初的建模层面上实现地上地下一体化数据融合。虽然这种方法可以更加精准地达到地上地下一体化的目的,但是这种方式不能直接利用现有数据,要重新建模,而重新建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时间。由于城市建设快速推进,城市三维模型如果不能实现动态更新,则所建立的三维模型不能及时反映城市当前状态,必然会造成极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GIS平台中数据无缝融合方法及系统,以实现利用现有的二维或三维数据达到无缝融合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维GIS平台中数据无缝融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采集原始数据;所述原始数据包括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DEM、二维矢量数据、传统三维手工模型、倾斜摄影三维模型、建筑信息模型BIM和三维地质模型数据;所述三维地质模型数据包括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和三维地质属性模型;
步骤S2:对所述原始数据进行判断,输出符合设定要求的所述原始数据;
步骤S3:基于所述符合设定要求的所述原始数据中的地表高程数据选取高程基准面;
步骤S4:基于所述高程基准面,采用空间校正和地理配准技术对所述符合设定要求的所述原始数据进行空间校正和地理配准,得到坐标匹配的所述原始数据;
步骤S5:对坐标匹配的DEM进行编辑;
步骤S6:以编辑后的DEM为基准面,构建建筑物的三维模型和构建地下管网的三维模型。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7:将坐标匹配的所述遥感影像与编辑后的DEM进行无缝融合,得到融合后的遥感影像。
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8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业生产用烘干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伏渔农养殖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