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4551.3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8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江红霞;胡歆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弘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8 | 分类号: | F16M11/28;F16M11/20;F16M11/10;F16M11/18;H04N7/18;H04N5/225;H04N5/232;H02G11/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逸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45 | 代理人: | 刘阳阳 |
地址: | 265499 山东省济南市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调控 识别 监控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包括定位底座、固定框、伸缩框、控制单元、滑动框组、连接板、气缸和摄像装置,所述的定位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上设有伸缩框,伸缩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控制单元,伸缩框的外部设有滑动框组,伸缩框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摄像装置之间为铰链连接,且连接板与摄像装置之间通过销轴连有气缸。本发明可以解决由于人脸识别摄像头的插头线较长,当摄像头安装在调节底座后,插头线往往需要放入到底座内,常常会导致插头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严重情况下底座的内腔会将插头线强行折弯,久而久之插头线的外表皮因受到挤压后出现破损的情况等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监控系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 很多场所都配备有监控系统,于监控是否有陌生人员出入,尤其是幼儿园、小学等儿童聚集地或者是一些机要部门。此类场所可通过人脸识别摄像头对进出入人员的身份进行识别,从而达到安全监控的目的,传统的人脸识别摄像头通常安装在调节底座上,通过对底座的调节从而应对不同场合的需求。
然而,由于人脸识别摄像头的插头线较长,当摄像头安装在调节底座后,插头线往往需要放入到底座内,由于底座内的空间一定,常常会导致插头线缠绕在一起的情况,由于空间较小,严重情况下底座的内腔会将插头线强行折弯,久而久之插头线的外表皮因受到挤压后出现破损的情况,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漏电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控的人脸识别监控系统,包括定位底座、固定框、伸缩框、控制单元、滑动框组、连接板、气缸和摄像装置,所述的定位底座上安装有固定框,固定框上设有伸缩框,伸缩框的左右两端安装有控制单元,且左右布置的控制单元之间交错布置,伸缩框的外部设有滑动框组,伸缩框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板,连接板与摄像装置之间为铰链连接,且连接板与摄像装置之间通过销轴连有气缸。
所述的固定框包括框体、滑动杆、定位块、受压块、挤压块和内置弹簧,框体的左右两端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活动槽与滑动杆之间为左右滑动配合连接,滑动杆的内端面均匀安装有定位块,滑动杆的外端面均匀安装有受压块,活动槽与滑动杆之间连有内置弹簧,活动槽的上端与挤压块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挤压块安装在滑动框组的下端。
所述的伸缩框包括两个合并框、连接件、两组卡位块,两个合并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合并框的下端外侧安装有卡位块,且卡位块与定位块之间为卡位连接。
具体工作时,调节高度时,需要向外拔出嵌入件从而与合并框解锁分离,向下按压滑动框,随着挤压块的下降,在内置弹簧的作用下,滑动杆向外侧移动直到定位块与卡位块分离,此时可调节伸缩框的高度,高度调节后,松开滑动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重新将嵌入件与合并框嵌入锁定。
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套设框、控制杆、第一弹簧、对应块、橡胶套、第二弹簧和卡位机构,套设框安装在合并框的侧壁上,套设框与控制杆之间为滑动配合连接,套设框与控制杆上端之间连有第一弹簧,控制杆的下端开设有内凹槽,内凹槽与对应块之间连有第二弹簧,控制杆的外端与套设框之间连有橡胶套,套设框的下端设有卡位机构,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起到复位的作用。
具体工作时,对插头线进行绷紧时,只需向内按压控制杆,通过对应块与锁定块之间的卡位对移动中的控制杆时刻锁定,且对应块与锁定块之间的特殊结构设计保证了控制杆只能往内移动而不能复位,通过左右布置的控制杆之间逐渐靠拢,使得插头线的上半段呈蛇形结构,通过延长路径从而起到绷紧的效果,避免了插头线位于伸缩框内相互缠绕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弘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弘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5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ABS系统附着系数利用率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 下一篇:电源错接线防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