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微粒子处理物品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4200.2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71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冰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科微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19 | 分类号: | D06M15/19;D06M15/263;D06M13/224;D06M15/51;D06M15/53;D06M13/148;D06M15/227;D06M15/295;D06M23/12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张抗震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微粒子 处理 物品 方法 | ||
1.一种智能微粒子处理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一、对物品表面进行超支化处理:将物品置于温度为80-85℃的第一超支化处理液中浸渍5s-600s,再烘干;
所述超支化处理液包括质量百分比为2-3%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质量百分比为0.5-1%的二乙烯基三胺、质量百分比为0.5-1%的马来酸酐、质量百分比为0.1-0.5%的氯化铁、质量百分比为0.1-0.5%的铜盐,余量为去离子水;
步骤二、喷洒第一智能微粒子处理液: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面料置于60-65℃的环境下,并喷洒第一智能微粒子处理液,采用A波段的紫外光照射30-60min,烘干;所述A波段的紫外光的波长为315-400nm;
所述第一智能微粒子处理液为第一油相和第一水相均匀混合而成,所述第一油相是包括60-80质量份的第一相变材料、100质量份的第一壁材、10-20质量份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季铵盐和1-2质量份的光引发剂在30-45℃条件下均匀混合而成;所述第一水相包括10-20质量份的水溶性阻燃剂、5-10质量份的甘油脂肪酸酯的衍生物作为乳化剂和8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所述第一壁材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
步骤三、喷洒第二智能微粒子处理液: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物品喷洒第二智能粒子处理液,采用B波段的紫外光照射20-40min,烘干;所述B波段的紫外光的波长为280-315nm;
所述第二智能微粒子处理液为第二油相和第二水相均匀混合而成,所述第二油相包括30-50质量份的第二相变材料、100质量份的第二壁材、10-20质量份的端氨基超支化聚合物异氰酸盐和1-2质量份的光引发剂在35-40℃条件下均匀混合而成;所述第二水相包括10-20质量份的银离子抗菌剂、5-10质量份的辛苯昔醇作为乳化剂和6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所述第二壁材包括不饱和聚酯树脂;
步骤四、喷洒第二超支化处理液: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物品,在50-60℃的环境下,喷洒第二超支化处理液,在C波段的紫外光的条件下处理10-15min,并烘干;所述第二超支化处理液中包括20-30质量份的端基含碳碳双键基团的超支化星形聚合物、30-50质量份的梳型两亲聚合物SMA-g-MPEG、2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所述C波段紫外光的波长为100-280nm;
所述第一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高于第二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
所述第一相变材料为聚氧乙烯及其改性物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所述第二相变材料为多元醇或聚乙二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微粒子处理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为硫酸铜、硝酸铜、醋酸铜、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智能微粒子处理物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五、三防整理:将上一步骤处理后的物品喷洒后处理液,烘干;所述后处理液中含有10-20质量份的氟丙烯酰酯共聚物、10-20质量份的超支化聚酰胺和200质量份的去离子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科微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科微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42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磁干扰阻挡装置
- 下一篇:一种工业无线遥控系统六排键发射器主板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