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同步注浆充填效果冲击映像法检测与评价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3904.8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6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王颖轶;杨晓虎;张洪斌;黄醒春;殷雪峰;罗鸣;唐旭;李健;那迪;张家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44 |
代理公司: | 上海邦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2 | 代理人: | 余昌昊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充填 效果 冲击 映像 检测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盾构隧道同步注浆充填效果冲击映像法检测与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系统系统抽样的基础上,融合检测参量变化梯度、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灾变风险程度设置测区测点;根据数据品质和噪音特点设计不同时窗和滤波器以消除各种噪音,把沿隧道测线的数据以波形的形式按距离大小排列并直观展现波形沿测线的变化;提取波形的平均振幅变化(冲击响应强度)描述介质对冲击振源的响应大小,作为盾构同步注浆隧道壁后充填状态和密实程度的评价指标。本发明采用冲击映像法,通过构建符合盾构隧道工程特点的检测方法、波动数据信息的科学处理和三维成像、基于概率密度的充填效果评价方法,实现盾构同步注浆效果的综合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施工质量监测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盾构隧道同步注浆充填效果冲击映像法检测与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盾构施工过程中,当管环拼装完成、盾尾脱出后,管环外侧与土体开挖面之间会形成厚度约50mm的环形空隙,对盾构机空间姿态及周边建筑物变形位移产生重要影响。为确保盾构姿态稳定、减少地层损失、防范周边建筑环境不良影响,必须进行同步注浆。由于地层的渗透性差异、地下水的渗流及其对浆液的稀释作用等,同步注浆渗透、扩散、充填及其空间分布状态因工程而异且难以准确预测判断,导致注浆参数的控制具有很大盲目性,从而使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和技术指标控制具有较大风险。
近年来,结合工程需要,人们将探地雷达技术应用于盾构壁后注浆质量的检测,逐步形成基于探地雷达的注浆状态检测方法。由于砂性地层盾构同步注浆浆液充填程度及密实度呈现各向异性、非均匀性,且浆液填充结构具有显著区域差异性,采用离散式无损探测方法检测和评价充填质量,除了设备的精度要求外,测区和测点布置方式、设备参数的选择、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评价方法等对评价的准确性至关紧要。迄今的监测检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数据的采集及其三维成像,而在评价方法及其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尚无系统研究成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盾构隧道同步注浆充填效果冲击映像法检测与评价方法,采用冲击映像法,通过构建符合盾构隧道工程特点的检测方法、波动数据信息的科学处理和三维成像、基于概率密度的充填效果评价方法,实现盾构同步注浆效果的综合评价。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提供了盾构隧道同步注浆充填效果冲击映像法检测与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系统系统抽样的基础上,融合检测参量变化梯度、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灾变风险程度设置测区测点;
S2、根据数据品质和噪音特点设计不同时窗和滤波器以消除各种噪音、然后把沿隧道测线的数据以波形的形式按距离大小排列并直观展现波形沿测线的变化;
S3、提取波形的平均振幅变化(冲击响应强度)描述介质对冲击振源的响应大小,作为盾构同步注浆隧道壁后充填状态和密实程度的评价指标;
S4、进行充填状态的空间定位和测区充填程度评价。
优选的,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步骤:
S11、对选定的检测工程区域,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沿盾构隧道轴向等间距布置检测断面,沿隧道断面按等角度确定测线位置,过已定点位布置水平检测测线,进行普查式检测;
S12、调研工程的差异性、重要性,根据需要采用系统抽样方式局部加密测点;或根据系统抽样普查监测结果的差异性及其风险程度进行系统抽样加密检测;
S13、现场进行测区、测线及测点的标定。
优选的,所述步骤S2还包括以下步骤:
S21、制作适用于盾构隧道内检测的传感器放置结构、高空作业移动台车,落实电源、照明等隧道内检测作业条件;
S22、进行检测和数据采集。
优选的,所述步骤S22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9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体氢燃料电池测试台架
- 下一篇:一种甘蔗深加工用表面去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