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管端面自动磨毛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3827.6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7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许巧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巧珍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9/00;B24B27/00;B24B47/22;B24B47/12;B24B4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管 端面 自动 毛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自动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钢管端面自动磨毛刺设备,包括工作台,还包括用于钢管去毛刺的打磨机构、两个用于安装打磨机构的安装板和两个用于移动钢管的移料组件,两个安装板均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打磨机构设置于两个安装板之间,两个移料组件均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并且两个移料组件分别位于打磨机构的两端,每个移料组件的结构均相同,每个移料组件均包括一个移料机构和一个定位机构,每个移料机构均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并且每个移料机构的移料方向均平行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本实用解决了传统钢管去毛刺通过人工打磨,费时费力的问题,提高了钢管的打磨效率,以及减少了人力劳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加工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钢管端面自动磨毛刺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由钢卷板材生产一定直径的钢管的生产过程中,在形成钢管后,还需要将钢管表面形成的毛刺除掉,目前的管体在毛刺掉后,在管体的表面会形成不符合要求的粗糙面,因此,还需要进行人工打磨,但目前没有相应的自动化的机械打磨装置,因此,开发一种钢管生产用磨毛刺机构,以方便生产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钢管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钢管是工业产品上应用量大、涉及面广的用品,根据生产所需需要将钢管用切刀切割成不同长度,钢管切割一般采用刀盘切割或热切割方式,钢管切割后在切口处会留有尖角或毛刺,因此会给钢管的应用带来困难,并且还会划伤操作人员,对于钢管也无法多批量的去毛刺,因此,对于这些问题,应该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对钢管端面去毛刺的设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钢管端面自动磨毛刺设备,本技术方案解决了传统钢管去毛刺通过人工打磨,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钢管端面自动磨毛刺设备,包括工作台,还包括用于钢管去毛刺的打磨机构、两个用于安装打磨机构的安装板和两个用于移动钢管的移料组件,两个安装板均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打磨机构设置于两个安装板之间,两个移料组件均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并且两个移料组件分别位于打磨机构的两端,每个移料组件的结构均相同,每个移料组件均包括一个移料机构和一个定位机构,每个移料机构均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并且每个移料机构的移料方向均平行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每个定位机构分别设置于相应的移料机构的顶部。
作为一种用于钢管端面自动磨毛刺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安装板均呈矩形状,每个安装板均呈竖直状态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每个安装板的底部还均设有一个条形板,每个条形板与相应的安装板之间均呈垂直状态,并且每个条形板均通过若干个螺栓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两个安装板之间还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打磨机构的安装空隙。
作为一种用于钢管端面自动磨毛刺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打磨机构包括一个双头电机和一个机架,机架呈U形架状,机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于每个安装板的内侧壁上,双头电机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机架内,并且双头电机的两个输出端还均穿过机架的两端和相应安装板向外伸出,每个输送端上还均设有一个转轴,每个转轴与双头电机相应的输出端之间还均通过一个联轴器连接,每个转轴的向外端还均固定套设有一个用于打磨钢管端面的打磨盘,两个移料机构分别位于每个打磨盘的向外端。
作为一种用于钢管端面自动磨毛刺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移料机构的结构均相同,每个移料机构均包括一个滑台和一个驱动电机,每个滑台均呈水平状态固定设置于工作台的顶部,每个滑台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每个滑台的两端均固定设有一个限位板,并且每两个限位板之间还均呈水平状态能够转动的设有一个螺杆,每个螺杆的一端还均与相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并且每个驱动电机均通过一个竖板呈水平状态固定于工作台的顶部。
作为一种用于钢管端面自动磨毛刺设备的一种优选方案,每个滑台的顶部沿着相应滑台的长度方向均设有一个滑条,每个螺杆上还均滑动套设有一个滑块,并且每个滑块的底部还均滑动卡接于相应的滑台上,每个定位机构分别设置于相应的滑块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巧珍,未经许巧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8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