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烟筒脱离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73125.8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3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崔荣桓;河省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诺凯姆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D21/00 | 分类号: | G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吕琳;宋东颖 |
地址: | 韩国庆尚***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筒 脱离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确地检测烟筒是否脱离锅炉的烟道的烟筒脱离检测装置,该烟筒脱离检测装置不仅可以容易地检测整个烟筒从烟道分离,还可以容易地检测烟筒的一部分从烟道稍微扩开,从而,具有可以确保高稳定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筒脱离检测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如下的烟筒脱离检测装置,其准确地检测烟筒是否脱离锅炉的烟道。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供暖技术正迅速地变换为燃气,对于燃气锅炉的设置现状,设置需求以与燃气的消耗量成正比的方式日益剧增。与此同时,由燃气锅炉的燃烧气体引起的一氧化碳(CO)中毒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也非常严重。
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其起到在体内运输氧气的作用)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从而降低血液的氧气运输能力,根据其浓度可以导致死亡。在燃气事故中,由锅炉引起的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占70%,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大部分由燃气锅炉引起。按原因分析燃气锅炉事故可知,大多数事故是因未遵守烟筒设置标准而引起的事故及因烟筒连接部发生脱离而导致的事故。因此,大部分燃气锅炉事故是由于烟筒的不良设置及管理疏忽而引起的事故。
因此,为了检测锅炉的烟筒发生脱离的事故,参照韩国授权专利公告第10-1778589号,提出了一种通过在用于固定锅炉的烟道和烟筒的固定单元的下部烟道配置检测固定单元是否分离的检测单元来检测烟筒的脱离,当烟筒发生脱离时,能够停止锅炉运行的现有技术。
然而,当设置工作人员未正确安装固定单元或固定单元为不良产品时,可能会存在只有烟筒脱离烟道,而固定单元未发生分离的情况,现有技术的检测单元用于检测固定单元是否分离,因此,在固定单元未发生分离的状态下,烟筒脱离烟道时,存在无法准确检测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公告第10-1778589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筒脱离检测装置,其准确地检测烟筒是否脱离锅炉的烟道。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烟筒脱离检测装置,其为防止夹入结合在锅炉的烟道的烟筒发生脱离的烟筒脱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其以在中央形成插入孔的方式形成为环形,当上述烟筒插入于上述插入孔时,上述烟筒的外周缘下侧紧贴于上述插入孔的内周缘;检测单元,其以与上述上述锅炉的上侧接触的方式配置在上述主体的下侧,上述检测单元生成根据上述主体的下侧与上述锅炉的上侧之间的隔开距离的触点变化值;控制部,其通过比较上述检测单元生成的触点变化值与预设的基准值来判断上述烟道与上述烟筒是否分离,并生成控制信号;以及事件执行部,其通过接收上述控制部生成的控制信号来执行事件。
并且,提供一种烟筒脱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主体包括:下部壳体,其形成为环形;上部壳体,其形成为环形,以便覆盖上述下部壳体的上侧;空间部,其配置在上述下部壳体与上述上部壳体之间的空间;以及上述插入孔,其以使上述烟筒插入的方式一体地贯通形成在上述下部壳体的中央和上述上部壳体的中央,并且,沿着与上述锅炉的上侧相向的上述下部壳体的下侧圆周方向贯通形成有多个引导孔,并且,上述检测单元包括:基板,其形成为环形而位于上述空间部;以及多个检测传感器,其沿着上述基板的下侧圆周方向突出形成为多个,多个上述检测传感器以插入于各个上述引导孔的状态与上述锅炉的上侧接触,并且,上述控制部通过比较从多个上述检测传感器中的任一个检测传感器接收的触点变化值与预设的基准值来判断烟道与烟筒是否分离,并生成控制信号。
并且,提供一种烟筒脱离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引导孔以上述插入孔的中央为中心,以90度的间隔配置有四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诺凯姆株式会社,未经纳诺凯姆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31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