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窑炉烟气后置高效脱硝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1203.0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伍林玲;张千峰;李玉娇;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杜袁成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烟气 后置 高效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水泥窑炉烟气后置高效脱硝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脱硝装置包括引风机(1)、脱硝剂储存装置、脱硝氧化塔(9)、脱硝吸收还原塔(13)、脱硝氧化催化剂罐(10)、脱硝吸收还原催化剂罐(14)、第一耐酸泵(11)、第二耐酸泵(15)、排风机(17)及烟囱(18);所述脱硝剂储存装置包括脱硝氧化剂储存罐(4)、脱硝缚酸剂储存罐(5)及脱硝氧化剂和脱硝缚酸剂的混合脱硝剂储存罐(6),所述脱硝氧化剂储存罐(4)、所述脱硝缚酸剂储存罐(5)及所述混合脱硝剂储存罐(6)内均装有搅拌器(7),所述脱硝氧化剂储存罐(4)及所述脱硝缚酸剂储存罐(5)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混合脱硝剂储存罐(6)相连接,所述混合脱硝剂储存罐(6)通过管道与所述脱硝氧化塔(9)的烟气进口管道连接,所述混合脱硝剂储存罐(6)与所述脱硝氧化塔(9)的烟气进口烟道之间设有第一控制阀(8);进口烟气通过所述引风机(1)及烟气进口的烟道与所述脱硝氧化塔(9)连接,所述烟气进口的烟道中设有第一高压喷枪(2)及第二高压喷枪(3),所述脱硝氧化塔(9)的下方通过第二控制阀(12)与所述脱硝氧化催化剂罐(10)连接;所述脱硝氧化塔(9)的上部装有多层喷淋装置,所述脱硝氧化塔(9)上部的多层喷淋装置通过所述第一耐酸泵(11)与所述脱硝氧化催化剂罐(10)相连接,形成部分循环;所述脱硝氧化塔(9)的上部通过管道与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塔(13)连接;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塔(13)的下方通过第三控制阀(16)与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催化剂罐(14)连接,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塔(13)的上部装有多层喷淋装置,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塔(13)上部的多层喷淋装置通过所述第二耐酸泵(15)与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催化剂罐(14)相连接,形成部分循环;所述烟囱(18)通过所述排风机(17)与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塔(13)的上部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窑炉烟气后置脱硝装置的脱硝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当含有NO的窑炉烟气从所述引风机(1)通过烟道经过所述脱硝氧化塔(9)期间,利用高压喷枪将所述混合脱硝剂储存罐(6)内的混合脱硝剂喷入到所述引风机(1)与所述脱硝氧化塔(9)之间的烟道,使所述混合脱硝剂与所述含有NO的窑炉烟气逆向充分接触,所述含有NO的窑炉烟气及所述混合脱硝剂最终以雾状混合物的形式进入到所述脱硝氧化塔(9);所述混合脱硝剂为脱硝氧化剂和脱硝缚酸剂按照摩尔比1:1混合而成,所述混合脱硝剂由脱硝氧化剂和脱硝缚酸剂按照摩尔比1:1混合而成,所述脱硝氧化剂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数为:质量浓度5%~10%的亚氯酸钠水溶液50%和质量浓度5%~10%的次氯酸钠水溶液50%,所述脱硝缚酸剂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质量浓度5%~10%的草酸水溶液50%和质量浓度5%~10%的柠檬酸水溶液50%;
(2)所述含有NO的窑炉烟气及所述混合脱硝剂的雾化混合物通过烟道进入到所述脱硝氧化塔(9)后,所述脱硝氧化塔(9)中的所述第一耐酸泵(11)从所述脱硝氧化催化剂罐(10)中抽取氧化催化剂对雾状混合物进行除雾,所述脱硝氧化催化剂通过所述脱硝氧化塔(9)上部的喷淋装置喷淋到所述脱硝氧化塔(9)中,所述脱硝氧化催化剂与所述含有NO的窑炉烟气及所述混合脱硝剂的雾状混合物逆向充分接触,将烟气中的NO氧化成高价态的氮氧化物;
(3)所述脱硝氧化塔(9)中反应后的混合烟气继续通过烟气出口管进入到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塔(13)中,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塔(13)中的所述第二耐酸泵(15)将从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催化剂罐(14)中抽取脱硝吸收还原催化剂进行除雾,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催化剂喷淋到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塔(13)中,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催化剂与所述脱硝氧化塔(9)中未反应完全的NO、高价态的氮氧化物烟气逆向接触,将高价态的氮氧化物还原为零价态的氮气,净化后的烟气通过所述脱硝吸收还原塔(13)顶端排出,然后通过出口烟气管道及所述排风机(17),最终经所述烟囱(18)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12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顶棚钻孔的电锤辅助支架
- 下一篇:立井多用水文孔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