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胶合板二次加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70209.6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5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洪斌 |
主分类号: | B27N7/00 | 分类号: | B27N7/00;B27D5/00;B27G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0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胶合板 二次 加工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合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合板二次加工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胶合板二次加工装置。技术方案:一种胶合板二次加工装置,包括有推车、控制屏、水箱、漆桶、蓄电池、涂胶覆带机构、铣磨机构和固化机构;推车上方依次设置有水箱、漆桶和蓄电池;推车上方设置有涂胶覆带机构;涂胶覆带机构上方设置有控制屏。本发明实现了对桌板四周的包围条进行去除,清理,同时进行往复多层上胶,配合半自动贴附以及可调式自动对焦固化;提高了包围条修补的效率,并且后期牢固性高,耐用度强,极高的提升了后期售后的服务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合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合板二次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胶合板的运用众多,特别是在作为桌板的使用数量极大,在作为桌板使用时一般会在上、下方贴附装饰面板,四周贴附包围条;
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由于四周贴附的包围条贴附面积小,且人为的会时不时的接触桌板周围,容易导致包围条鼓包,或者局部脱胶;这导致桌板整体美观度降低,同时容易划伤人;
为更好的增加桌板售后的使用体验,急需一种胶合板二次加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由于四周贴附的包围条贴附面积小,且人为的会时不时的接触桌板周围,容易导致包围条鼓包,或者局部脱胶;这导致桌板整体美观度降低,同时容易划伤人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胶合板二次加工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胶合板二次加工装置,包括有推车、控制屏、水箱、漆桶、蓄电池、涂胶覆带机构、铣磨机构和固化机构;推车上方依次设置有水箱、漆桶和蓄电池;推车上方设置有涂胶覆带机构;涂胶覆带机构上方设置有控制屏;涂胶覆带机构与铣磨机构相连接;涂胶覆带机构与固化机构相连接;铣磨机构与固化机构相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涂胶覆带机构还包括有支撑台、第一滑轨、第一滑座、第一电机、第一传动杆、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三齿轮、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伸缩杆、第一传动轮、底板、第二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一滑套、第三传动轮、第二丝杆、第二滑套、第一电动推杆、第四锥齿轮、第三传动杆、第四传动轮、第一送料辊、第二送料辊、修补带、第五传动轮、第四传动杆、凸轮、第三送料辊、J型板、第一弹簧、压板、第二弹簧、第五传动杆、第六传动轮、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二滑座、第二电机、毛刷辊、滑槽和第二滑轨;支撑台上方与第一滑轨进行螺栓连接;支撑台侧面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螺栓连接;支撑台内部开设有滑槽;第一滑轨与第一滑座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座上方与第一电机进行螺栓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依次与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二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支撑台上方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三齿轮和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齿轮位于第一齿轮上方;第二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进行啮合;第三锥齿轮内部轴心与伸缩杆进行转动连接;伸缩杆外表面上方与支撑台进行转动连接;伸缩杆外表面下方与第一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伸缩杆外表面下方与底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同时与第二传动轮和第三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一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下方与底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外表面上方与第一滑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套外表面上方与支撑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轮内部轴心与第二丝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下方与底板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外表面上方与第二滑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套外表面上方与支撑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啮合;第四锥齿轮内部轴心与第三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进外表面与支撑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进外表面与第四传动轮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进外表面与第一送料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送料辊位于支撑台内;支撑台内部通过转轴与第二送料辊进行转动连接;支撑台上方与第二滑轨相连接;支撑台内部与第四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五传动轮、凸轮和第三送料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三送料辊位于支撑台内;第二滑轨与J型板进行滑动连接;J型板与凸轮相互接触;J型板与第一弹簧相连接;第一弹簧远离J型板一侧与压板相连接;压板上下方均通过转轴与支撑台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弹簧一侧与支撑台相连接;第二弹簧另一侧与压板相连接;支撑台上方与第五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五传动杆外表面依次与第六传动轮和第一连杆进行转动连接;第六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五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连杆通过转轴与第二连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一侧与第二电机进行转动连接;第二电机与第二滑座进行螺栓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与毛刷辊进行转动连接;第二滑座与支撑台开设的滑槽进行滑动连接;修补带与支撑台进行转动连接;底板下方推车相连接;支撑台上方与控制屏相连接;支撑台上方与铣磨机构相连接;支撑台上方与固化机构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洪斌,未经张洪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70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