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藏傈中蜂圆桶迁移多功能蜂桶养殖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9452.6 | 申请日: | 2020-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426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阿叁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叁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A01K47/00;A01K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4503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藏傈中蜂 圆桶 迁移 多功能 养殖 技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藏傈中蜂圆桶迁移多功能蜂桶养殖技术,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包括蜜蜂蜂桶的准备、蜜蜂养殖区域的选择、蜜蜂蜂群除虫、蜜蜂的饲养与蜂蜜的收取,所述蜜蜂蜂桶由圆桶、第一竹竿与第二竹竿组成,所述圆桶的外壁开设有进出口,且进出口靠近圆桶的底部,所述圆筒的内壁开设有盲孔,所述第一竹竿的两端均穿插于盲孔内,所述第一竹竿的数量为三组,所述盲孔的数量为六组,所述圆桶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竹竿的两端均穿插于通孔内,所述第二竹竿的数量为单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组。本发明采用可迁移的圆桶进行养殖,可以提高蜜蜂产殖,还可以提高蜂蜜产量及品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蜜蜂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藏傈中蜂圆桶迁移多功能蜂桶养殖技术。
背景技术
蜂蜜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多食用蜂蜜不但能够改善血液的成分,促进心脑和血管功能,还能够保护肝脏,迅速补充体力,并且还具有杀菌的功效,尤其是对于女性来说,蜂蜜还有美颜养容的功效,因此食用蜂蜜对人体来说有极大的好处。但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的极高追求,对于蜂蜜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蜜蜂的养殖成为了现今许多养殖户竞相追捧的对象。传统的蜜蜂养殖技术无法充分利用采蜜季,蜂箱无法达到有效的保暖效果,蜂群存活率低,这些都直接或间接导致蜂蜜产量低。蜂蜜采蜜区无法有效避开生活区,导致蜂蜜的品质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藏傈中蜂圆桶迁移多功能蜂桶养殖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藏傈中蜂圆桶迁移多功能蜂桶养殖技术,包括蜜蜂蜂桶的准备、蜜蜂养殖区域的选择、蜜蜂蜂群除虫、蜜蜂的饲养与蜂蜜的收取,所述蜜蜂蜂桶由圆桶、第一竹竿与第二竹竿组成,所述圆桶的外壁开设有进出口,且进出口靠近圆桶的底部,所述圆筒的内壁开设有盲孔,所述第一竹竿的两端均穿插于盲孔内,所述第一竹竿的数量为三组,所述盲孔的数量为六组,所述圆桶的中部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竹竿的两端均穿插于通孔内,所述第二竹竿的数量为单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两组。
优选的,所述蜜蜂蜂桶的准备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自然死亡的干木材,用机器进行处理制造出直径为20-25dm、高度为40-45dm、厚度为10cm的圆筒;
(2)使用沸水对圆筒进行高温消毒,在太阳光下自然晾干;
(3)于圆筒内壁开设有六组盲孔,将三组第一竹竿的端头部分安装至盲孔内,于圆筒的中部开设两组通孔,将单组第二竹竿的端头部分安装至穿通孔内,第一竹竿与第二竹竿之间的距离为22cm。
优选的,所述蜜蜂养殖区域的选择包括以下要求:
(1)选择高山区或平坦地势区域,高海拔与低海拔都可随季节和花期的更替而迁移;
(2)目的区域需有干净的水源,雨水充足,同时周边有木本类、草本类、中药材类的蜜源。
优选的,所述蜜蜂蜂群除虫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刀片,并对刀片进行清理,穿戴好蜜蜂防护服;
(2)圆桶竖立摆放,虫类以及蜂渣堆积于圆桶底部,移动圆桶,用干净刀片对虫类和蜂渣进行清除,清除时间间隔1-2个星期。
优选的,所述蜜蜂的饲养包括以下步骤:
(1)养殖区域确定之后,将蜂群放置于圆桶内,同时放置少量带有蜂蛹和蜂蜜的蜂巢,之后蜂群就可以随着圆桶一并迁移;
(2)春季每周检查蜂群是否要飞蜂;夏季每十天检查是否产蜜,以及是否要除虫,蜂群大的话,大量流蜜期,要连接空置圆桶,以两两一组的方式进行组装圆桶进行组装,组装后两组圆桶为上下结构;秋季检查蜂群是否有足够的蜂蜜过冬,蜂蜜充足且有盈余,将盈余部分取出;冬季检查圆桶的密封性是否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叁,未经阿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94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