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有肝素缓释结构的左心辅助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7209.0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7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解启莲;刘欢;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60/122 | 分类号: | A61M60/122;A61M60/178;A61M60/216;A61M60/855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李金标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肝素 结构 辅助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肝素缓释结构的左心辅助装置,包括血液流道、轴流叶轮和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管状壳体及布置在管状壳体内的驱动组件,所述管状壳体临近血液流出口的一端设有肝素轴封,所述的肝素轴封包括聚氨酯外壳骨架及其内部的肝素内芯;本发明通过肝素轴封在具体使用时缓慢释放肝素,避免血液发生凝结,相比于现有技术来说,不会对血液产生损伤,以及,避免了增加血液循环流量和使得后负荷上升,以及对患者的心功能恢复产生副作用;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左心辅助装置,避免了传统方案在电机机身上打孔,即降低了电机设计加工难度,同时摒弃了左心辅助系统的生理盐水给水系统,使得装置更加简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肝素缓释结构的左心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左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通常需要设置左心辅助装置,其目的包括:1)等待供体、为心脏移植准备;2)使心脏获得休息,恢复心脏功能。目前的左心辅助装置主要包括临时性左心辅助装置和长期左心辅助装置;其中,临时性左心辅助装置包括部分轴流泵和气囊搏动装置,其主要特点为经皮穿刺或切开、经血管置入;优点在于可快速植入,驱动相对简单,适用于突发心功能衰竭的紧急抢救情况;但临时性左心辅助装置不适合长时间辅助,且在颈部或腹股沟区置入,仅适于卧床患者,在使用期间需镇静,且经血管送入的目标点容易感染。长期左心辅助装置包括以气动泵、离心泵以及部分轴流泵,其主要特点为开胸置入,在左心室心尖部打孔,将左心室血液引流进入长期左心辅助装置,加压后的血液经人造血管泵入主动脉;其优点在于耗材容易更换,驱动装置设计简单,但缺点也很明显,驱动装置较为庞大,不适合置于体内,且暴露于体外的泵体和可视的泵血活动,对患者的心理容易造成不良影响,以及,需要管道连接心腔和主动脉,增加了能耗,并容易形成血栓。
现有技术中,Impella就是一种常用的临时左心辅助装置,其包括猪尾管、血液流入口、血液流道、血液流出口、轴流叶轮、驱动电机等部件构成,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驱动电机驱动轴流叶轮旋转,将血液从左心室抽到主动脉,辅助患者的血液循环。驱动电机的轴的上方有一个轴封,该轴封的目的是防止轴流叶轮将血液抽出时,血液会通过轴承的气隙进入驱动电机的内部,造成驱动电机短路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事故,而轴封的存在虽然挡住了血液流入驱动电机内部,但血液不停的冲击轴封,血细胞受到巨大冲击力从而产生应激反应,分泌血小板,因此在轴承表面的血细胞会逐渐凝结,最终形成栓塞,一旦栓塞脱落进入血管会堵住直接较小的血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针对这个问题,Impella采取的方案是增加一个轴封冲洗系统,即在驱动电机的轴封位置设置若干0.9mm的孔,通过管路外接生理盐水供给设备持续冲洗轴封位置,每24小时冲洗量为240mL,冲洗位置的压力高达600mmHg。上述轴封冲洗系统存在明显的缺点:其一是增加了驱动电机的制造难度,轴封冲洗孔需要通过管路连接至外部设备才能完成冲洗功能,因此该孔必须打穿驱动电机,而且该孔的直径仅有0.9mm,这对驱动电机的加工和制造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其二是轴封冲洗系统相当于持续的向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中注入液体,增加了循环流量,增加了心脏后负荷,这对于心衰患者心功能的恢复是极其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肝素缓释结构的左心辅助装置,避免驱动电机驱动轴流叶轮抽出血液后产生栓塞的问题,确保左心辅助过程的稳定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有肝素缓释结构的左心辅助装置,包括:
血液流道,其具有血液流入口和血液流出口;
轴流叶轮,转动连接在所述血液流道的内部;及
驱动装置,所述的驱动装置位于所述血液流出口的外部,用以驱动所述轴流叶轮旋转并推进血液流道中的血液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通灵仿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7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纹影成像的气液两相中气流场速度测量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微纳静脉输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