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继电器铆钉触点用具有自动化定位加工生产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3723.7 | 申请日: | 2020-09-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72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范裕鹏;麦梓铭;钟锦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固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8 | 分类号: | B21J15/18;B21J15/32;B21J15/38;H01H4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继电器 铆钉 触点 用具 自动化 定位 加工 生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继电器铆钉触点用具有自动化定位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底部机箱,所述底部机箱的上方表面左侧中心线位置设置有铆钉进料仓,所述铆钉进料仓的底部出口设置有限位块,且推送机构的垂直纵向底部机箱的表面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表面校位块的垂直上方设置有支撑架,所述冲击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冲击板,且冲击板的底部表面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冲击头,本发明通过将操作台中的限位槽之间的间距与限位块之间的间距相一致,从而便于配合校正块与限位块之间的铆钉传递,避免推送块逐一对铆钉进行推送消耗时间,并且通过位移板和冲击头的设置,便于对铆钉进行限位与冲击头形成垂直线对齐,从而有利于铆钉触点两端同步进行安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铆钉触点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继电器铆钉触点用具有自动化定位加工生产设备。
背景技术
继电器的触点就是处于常开或者常闭的状态,也就是简单的理解为开关常开或者常关使信号接通或者断开的接点就叫继电器的触点,铆钉触点采用冷镦成型法制造,铆钉触头有钉头复层和两端复层两种形式,复层材料可选用银、金、等合金材料,基体一般为塑性和导电性较好的纯铜,贵金属材料仅符合在触头电接触的必要位置上,因为有效地节约了贵金属,降低触头成本,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铆钉触头主要应用与汽车电机、家用电器、和电机电器中。
而在一般的铆钉触点与弹片进行连接时需要将铆钉触点的端部与弹片的精孔进行对接,从而通过冷镦完成加工,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操作,而对于普通只有一个精孔的弹片操作人员只需将弹片精孔套进铆钉触点端部,冷镦完成后将铆钉触点随着弹片一起拿出机械设备,而对于拥有双精孔的弹片与铆钉触点进行加工时,就需要反复上料取料,从而比较消耗时间,并且随着步骤的增加也降低了生产效率,因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继电器铆钉触点用具有自动化定位加工生产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继电器铆钉触点用具有自动化定位加工生产设备,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而在一般的铆钉触点与弹片进行连接时需要将铆钉触点的端部与弹片的精孔进行对接,从而通过冷镦完成加工,通常采用人工手动操作,而对于普通只有之一个精孔的弹片操作人员只需将弹片精孔套进铆钉触点端部,冷镦完成后将铆钉触点随着弹片一起拿出机械设备,而对于拥有双精孔的弹片与铆钉触点进行加工时,就需要反复上料取料,从而比较消耗时间,并且随着步骤的增加也降低了生产效率等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继电器铆钉触点用具有自动化定位加工生产设备,包括底部机箱,所述底部机箱的上方表面左侧中心线位置设置有铆钉进料仓,且铆钉进料仓的内腔上方设置有导流板,所述铆钉进料仓的底部内腔安装有校正块,且校正块的轴承横穿设置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连接于控制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铆钉进料仓的底部出口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的底部与传送带的表面相连接,所述传送带的左侧安装有滚轴,且滚轴的一端连接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传送带的右侧底部机箱的表面设置有推送机构,且推送机构的垂直纵向底部机箱的表面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端部操作台的表面设置有校位块,所述操作台的内部安装有下料机构,所述操作台的表面校位块的垂直上方设置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表面安装有冲击气缸,所述冲击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冲击板,且冲击板的底部表面中心线对称设置有冲击头。
优选的,所述铆钉进料仓的底部四周与底部机箱的表面之间为螺栓固定连接,且铆钉进料仓的上方呈向下逐渐收缩状,所述导流板呈上下交错设置于铆钉进料仓的内腔中之间为焊接固定连接,且导流板上下交错之间的距离为铆钉触点长度。
优选的,所述校正块的形状呈圆形结构,且内部设置有三条校正槽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校正块内部校正槽的内腔与铆钉触点表面之间为紧密贴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呈垂直线设置于铆钉进料仓的底部,且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与校正块的校正槽的内槽尺寸相一致,所述限位块等距设置于传送带的表面,且限位块之间的间距与为校正块圆形长度的三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固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固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37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