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向高抗冲击性能的方位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62700.4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59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梁雪松;吕士斌;黄宗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岑丹 |
地址: | 2250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向 冲击 性能 方位 平台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轴向高抗冲击性能的方位平台,包括安装盘、旋转轴承、驱动齿轮、电机、平台支架及角度编码器,所述旋转轴承设置在平台支架上,所述驱动齿轮与旋转轴承啮合,所述电机用于通过驱动齿轮带动旋转轴承旋转,所述安装盘设置在旋转轴承上,所述安装盘中心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穿过旋转轴承中心,所述角度编码器设置在旋转轴承下方,并套在安装盘的安装轴上。本发明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本发明布局合理,整体结构可系列化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轴向高抗冲击性能的方位平台。
背景技术
天线承载平台是电子载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部分天线承载平台采用的是液压系统平台,其特点是精度高,转动平稳,但存在系统繁琐,油路加工复杂,成本较高。
近代很多电子载荷都采用了电机带动的单轴、两轴或者三轴稳定平台,通过陀螺来反馈信号,这种结构方式比较复杂,抗振动及其抗冲击能力一般,而且体积较大,不能满足高加速度、高冲击性电子载荷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向高抗冲击性能的方位平台。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轴向高抗冲击性能的方位平台,包括安装盘、旋转轴承、驱动齿轮、电机、平台支架及角度编码器,所述旋转轴承设置在平台支架上,所述驱动齿轮与旋转轴承啮合,所述电机用于通过驱动齿轮带动旋转轴承旋转,所述安装盘设置在旋转轴承上,所述安装盘中心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穿过旋转轴承中心,所述角度编码器设置在安装盘的安装轴上。
优选地,所述安装盘的安装轴为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旋转轴承包括内圈压板、齿轮外圈、保持架、内圈支架及滚珠,所述滚珠设置在在内圈支架和齿轮外圈之间,并通过保持架使滚珠只能在内圈支架和齿轮外圈之间滚动,通过内圈压板使滚珠紧固在内圈支架上。
优选地,滚珠采用两种尺寸,且两种尺寸的滚珠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角度编码器包括柔性安装支架、夹持器、编码器外圈及编码器内圈,所述编码器外圈通过柔性安装支架设置在旋转轴承上,编码器内圈通过夹持器固定在安装盘的安装轴上,所述编码器内圈相对编码器外圈在360°范围内正反转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本发明环境适应性强,能满足GJB150环境适应性要求,适装性好;本发明结构紧凑,可靠性高;本发明布局合理,整体结构可系列化设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旋转轴承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旋转轴承爆炸图。
图5是本发明角度编码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安装盘剖视图。
图7是安装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7所示,一种轴向高抗冲击性能的方位平台,包括安装盘1、旋转轴承2、驱动齿轮3、电机4、平台支架5及角度编码器6,所述旋转轴承2设置在平台支架5上,所述驱动齿轮3与旋转轴承2啮合,所述电机4用于通过驱动齿轮3带动旋转轴承2旋转,所述安装盘1设置在旋转轴承2上,所述安装盘1中心设有安装轴,所述安装轴穿过旋转轴承2中心,所述角度编码器6设置在安装盘1的安装轴上。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盘1的安装轴为通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未经扬州船用电子仪器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27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紫外脉冲激光器
- 下一篇:通话方法、系统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