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堵塞桥梁排污渠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60013.9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丽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蓄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44 | 代理人: | 郭朝引 |
地址: | 313200 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舞阳***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桥梁 排污 | ||
本发明属于桥梁排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堵塞桥梁排污渠,包括排水渠,所述排水渠内两侧侧壁均滑动连接有透水浮条,两根所述透水浮条之间固定连接有柔性层,每根所述透水浮条内均固定嵌设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筒,所述排水渠的渠口处固定连接有格栅,所述格栅两侧的下侧壁与排水渠的内底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每根所述螺纹杆均贯穿螺纹套筒设置并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两根所述透水浮条的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多面齿条,所述多面齿条两端均延伸至排水渠的侧壁内设置。本发明设置有清洁杆,在柔性层上升的过程中清洁杆会随转动杆进行转动,能不断的将柔性层上表面的污垢刮下,进一步对柔性层上的污垢进行清理,避免污垢的累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排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堵塞桥梁排污渠。
背景技术
在桥梁的使用过程中,常需要进行维护工作,在晴天需要环卫工人对桥面进行清洁,雨天,桥面上开设的排水渠需要将积水及时排走,多方配合从而维持桥梁的正常使用。
大多传统桥梁上的排水渠都裸露设置在桥体两侧,在雨天,泥沙和杂物会随雨水流到排水渠内,沉淀在排水渠的底部,在晴天,泥沙等杂物会在排水渠的底部板结,难以在雨水的冲刷下被清理,日积月累,排水渠底部的杂物会越来越多,容易影响排水渠正常的排水功能,雨水较大时,排水渠内的水会很容易溢出到桥面上,影响行人行走,大多传统的处理方法是通过人工进行定时清理,劳动强度较大且费时费力。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防堵塞桥梁排污渠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大多传统排水渠底部板结的杂物难以清除而影响排水功能的问题,提供一种能有效保证排水渠排水功能的防堵塞桥梁排污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防堵塞桥梁排污渠,包括排水渠,所述排水渠内两侧侧壁均滑动连接有透水浮条,两根所述透水浮条之间固定连接有柔性层,每根所述透水浮条内均固定嵌设有竖直设置的螺纹套筒,所述排水渠的渠口处固定连接有格栅,所述格栅两侧的下侧壁与排水渠的内底面之间转动连接有竖直设置的螺纹杆,每根所述螺纹杆均贯穿螺纹套筒设置并与螺纹套筒螺纹连接,两根所述透水浮条的上端设有水平设置的多面齿条,所述多面齿条两端均延伸至排水渠的侧壁内设置,所述排水渠的侧壁设有与多面齿条相匹配的滑动槽,每根所述螺纹杆上均固定套设有下齿轮,每个所述下齿轮均与多面齿条啮合连接,所述多面齿条传动连接有清洁机构。
在上述的防堵塞桥梁排污渠中,所述清洁机构包括设置在格栅上的连通口,每个所述连通口内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上齿轮,所述上齿轮与多面齿条的上侧壁啮合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周侧壁固定连接有多个固定筒。
在上述的防堵塞桥梁排污渠中每个所述固定筒内均滑动连接有与固定筒同轴设置的伸缩杆,每根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均延伸至固定筒外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清洁杆。
在上述的防堵塞桥梁排污渠中,所述排水渠的底部设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上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压杆,每根所述压杆均通过盘簧与横杆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防堵塞桥梁排污渠中,两根所述透水浮条内分别固定嵌设有磁性相反的磁性块,每块所述压杆均具有磁性。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防堵塞桥梁排污渠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透水浮条,当雨水流到排污渠内时,透水浮条能起到过滤的作用,使雨水中的污垢流到柔性层内,洁净的雨水则透过透水浮条流到柔性层的下方,污垢都留在柔性层内便于对污垢进行集中处理,且透水浮条能随排水渠内水面高度进行调整,始终带动柔性层漂浮在水面之上。
2、本发明通过设置柔性层,在晴天,两根透水浮条均位于排水渠的底部,柔性层则铺设在排水渠的底面,由于柔性层的展开面积大于排水渠底面积,铺设在排水渠底面上的柔性层上会有褶皱产生,柔性层上表面的污垢会逐渐干结,当排水渠再次排水柔性层随透水浮条上升舒展开时,原来褶皱内板结的污垢会脱离柔性层的表面,便于雨水冲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600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