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提供氧气治疗方案的智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8090.0 | 申请日: | 2020-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安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A61B5/1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提供 氧气 治疗 方案 智能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提供氧气治疗方案的智能系统,主要由数据模型分析控制单元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监测单元、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单元、数据模型分析控制单元、流量数控单元、人机交互界面、通讯传输单元组成。自动提供调整后氧疗方案、血氧饱和度区间值、吸流量修正区间、流量修正区间和输出流量,从而使患者动态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值、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区间值、经皮氧分压(tcpO2)区间值、经皮二氧化碳分压(tcpCO2)区间值值、精准控制在合理的目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控制区间值内,提高了氧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具体的,涉及一种自动提供氧气治疗方案的智能系统。
背景技术
吸氧治疗(简称“氧疗”)是医院最为常用的抢救或治疗手段之一,其目的是通过给患者吸氧,改善机体缺氧状态。目前国内对氧疗理解浅薄,整个氧疗过程缺乏严密的监测和必要的流量调整措施,没有给出具体的氧疗目标血氧值,也很难及时发现患者的缺氧类型,无法进行系统科学的氧疗措施。
目前一般基础生命体征有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其中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被建议作为“第五个生命指征”和“第六个生命指征”(英国胸科协会(BTS)急症氧疗指南(2008版)),目前上市的有以目标血氧饱和度为控制点的智能氧疗系统,但仅以血氧饱和度为参数来调整氧流量方法存在明显缺陷:1、仅靠血氧饱和度值无法判断患者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潴留,更无法给出合理的氧疗医嘱和初始氧流量;2、当患者病情进行性发展,出现二氧化碳潴留,且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如果初始流量是中流量时,流量会调整为最高4L/min,患者便会出现氧中毒症状甚至昏迷、死亡。3、当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时,单独监测血氧饱和度无法快速准确的辨别患者该阶段的缺氧类型,无法及时调整氧疗方案 因此应采用具有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 2 )监测单元和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单元的双重监测,结合患者其它生命指征 快速鉴别缺氧类型,快速调整氧疗方案才能达到真正的安全氧疗、控制性氧疗、智能氧疗。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提供氧气治疗方案的智能系统,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自动提供氧气治疗方案的智能系统 ,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数据模型分析控制单元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监测单元、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监测单元、数据模型分析控制单元、流量数控单元、人机交互界面、通讯传输单元组成,数据模型分析控制单元中设有控制数据模型,分析控制数据模型构建要素包括且不限于氧气治疗方案、目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值、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允许偏离值、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区间值、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值、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区间值、初始流量值、介入干预时间、流量修正区间、流量修正梯度(指数);将数据模型分析控制单元要素中的氧气治疗方案、目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值、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允许偏离值、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区间值、目标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值、目标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区间值、初始流量值、介入干预时间、流量修正区间、流量修正梯度(指数)的具体数据模型预置入数据模型分析控制单元中,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值、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允许偏离值、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区间值、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值、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区间值、初始流量值与吸氧时间长度根据患者状态在人机交互界面可以个性化设定;人机交互界面至少应包括目标经皮血氧饱和度(tcs02)设置键(或触屏键)、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值设置键(或触屏键)、吸氧时间长度设置键(或触屏键)、流量设置键(或触屏键)、低灌注模式键(或触屏键)、氧气治疗方案选择键(或触屏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安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安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80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