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接口适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56209.0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47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罗瑞一;谢浩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到(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晋德允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3 | 代理人: | 刘立升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获取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接口 配装 | ||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接口适配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数据请求方的第一数据请求;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第二数据请求,并向数据提供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以使所述数据提供方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请求确定响应数据;接收所述数据提供方反馈的响应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数据转换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转换规则将所述响应数据转换为目标数据;向所述数据请求方发送所述目标数据。本方案可以提高业务之间的交互效率、节约研发资源、提高可维护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接口适配装置。
背景技术
微服务最早由Martin Fowler与James Lewis于2014年共同提出,微服务架构风格是一种使用一套小服务来开发单个应用的方式途径,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并使用轻量级机制通信,通常是HTTP API,这些服务基于业务能力构建,并能够通过自动化部署机制来独立部署,这些服务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实现,以及不同数据存储技术,并保持最低限度的集中式管理。
在当前技术背景下,有大量的微服务之间进行接口交互,往往相互之间需要的数据模型要求不一致,需要有大量的接口适配工作。这部分工作往往需要手动实现,耗费大量资源,而且后续的变更带来维护的困难。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接口适配装置,以提高业务之间的交互效率、节约研发资源、提高可维护性。
本说明书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请求方的第一数据请求;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第二数据请求,并向数据提供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以使所述数据提供方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请求确定响应数据;
接收所述数据提供方反馈的响应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数据转换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转换规则将所述响应数据转换为目标数据;
向所述数据请求方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请求方的第一数据请求;
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第二数据请求,并向数据提供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以使所述数据提供方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请求确定响应数据;
接收所述数据提供方反馈的响应数据;
判断所述响应数据是否为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的目标数据;
若否,则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数据转换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转换规则将所述响应数据转换为目标数据;
向所述数据请求方发送所述目标数据。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获取装置,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单元,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请求方的第一数据请求;
第一发送单元,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第二数据请求,以及向数据提供方发送所述第二数据请求,以使所述数据提供方根据所述第二数据请求确定响应数据;
第二接收单元,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提供方反馈的响应数据;
转换单元,所述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请求确定数据转换规则,并根据所述数据转换规则将所述响应数据转换为目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到(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得到(天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6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化玻璃的成型钢化方法及成型钢化设备
- 下一篇:一种加快陈皮陈化的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