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智能消防逃生软梯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54545.1 | 申请日: | 2020-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1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悠悠 |
主分类号: | E06C1/56 | 分类号: | E06C1/56;E06C7/08;E06C7/48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张大保 |
地址: | 3171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智能 消防 逃生 软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智能消防逃生软梯,包括梯蹬和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梯蹬和梯头右侧正面一端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前绳套环,所述梯蹬和梯头右侧背面一端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后绳套环,通过在每个梯蹬和梯头上均固定安装有两个可以旋转的固定条,固定条的一端开设有卡孔,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卡头,在拉动解锁绳和锁紧绳的作用下使得相邻梯蹬上的固定条中卡头和卡孔的相互配合,完成对相邻梯蹬之间以及梯蹬和梯头之间的松开或者锁紧,从而实现对逃生软梯的“硬”化,这样软梯在使用过程中就能够保证梯子不会形变,人在爬行过程中就不会由于梯子的形变在梯子上发生晃动,这样就能够更加省力且脚能够更好的踩到梯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进型智能消防逃生软梯。
背景技术
消防逃生软梯是用于在高层楼房建筑在发生火灾时楼梯间被火封锁,或者是消防员在高处下放逃生软梯救下面危险的人,在紧急逃生中所用到的一种软梯,由于软梯的梯绳的材质是维尼龙或者丙纶编织,所以这种软梯可进行收卷折叠存放在包中,非常便于携带,在实战中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虽然现有的逃生软梯在实战中用途广泛和频繁,但是始终存在一些问题:
a.由于现在的软梯就是梯绳和梯蹬固定组合,而梯绳的软体性质决定了消防软梯就是软的,而梯子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人需要在上面爬动,爬动需要手脚并用对梯蹬使劲,一使劲软梯就会发生软梯变形,使得人手抓住部位的上下部分包括脚踩的部分都会发生一定的形变,而这种形变会使得人无法很好的在梯子上施力,且人在向上或者向下爬的过程中由于形变的梯子会摆动,导致爬的过程中脚无法很快很准确的踩到下一个梯蹬上,使得梯子用起来很费力;
b.这种软梯尤其在高层楼房建筑发生火灾时是需要将其顺着墙体下放后人才可以顺着梯子向下爬,但是现有的软梯由于需要方便携带的原因,梯蹬的宽度不能做的太宽,太宽的话会不便于携带,所以现有的梯蹬基本都是很窄的,但是由于软梯是贴着墙体的,加上窄的梯蹬,这样人在爬行的过程中每次都只能是脚尖顶住墙体向下勾才能踩在梯蹬上,而这样的方式不仅增加了逃生人员在逃生过程中消耗的体力和精力,增加逃生难度,还会大大降低逃生人员使用逃生软梯的逃生速度,若是有多人被困,现有的逃生软梯的逃生效率非常低下,要知道,在灾情面前每一分一秒都是非常宝贵的,所以现有的逃生梯在使用方面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智能消防逃生软梯,包括梯蹬和梯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梯蹬和梯头右侧正面一端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前绳套环,所述梯蹬和梯头右侧背面一端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后绳套环,所述梯蹬和梯头正面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连接轴,所述前绳套环内活动连接有解锁绳,所述后绳套环内活动连接有锁紧绳,所述解锁绳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一连绳,所述锁紧绳上等间距固定设置有第二连绳,所述梯蹬和梯头的连接轴上活动安装有可旋转的固定条,所述第一连绳和第二连绳均与固定条的背面固定连接。
所述梯头的背面两端中心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第一凹槽内部活动连接有可旋转的支撑爪,所述支撑爪包含活动连接于立柱上的转筒,所述转筒上固定连接有底块,所述底块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内活动连接有爪指,所述爪指位于第二凹槽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内活动连接有限长伸缩链;
所述固定条包含活动安装在连接轴上条杆,所述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头,所述条杆的另一端开设有卡孔。
优选的,所述梯头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连接在软梯的头尾两端,由于梯头中含有支撑爪,在软梯的头尾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梯头,可以在两端分别利用支撑爪的支撑作用将整个软梯支撑离墙面一定距离,这样才能够保证逃生人员能够很轻松的踩到梯蹬,避免传统逃生软梯只能脚尖踩到梯蹬的情况,增加了逃生人员的逃生速度,同时也提高了逃生软梯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悠悠,未经任悠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545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电图检查仪
- 下一篇:叶尖塔筒净空监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