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潜水应急救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8801.6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46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梦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梦琳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40 |
代理公司: |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 | 代理人: | 刘英 |
地址: | 3651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潜水 应急 救援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潜水应急救援装置,包括:浮台、支柱、连接腔和安装板,浮台的底部安装有支柱,且连接腔安装在支柱的两端,安装板设置在连接腔的底部,且连接腔与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救援部件,浮台的内部设置有漂浮部件,通过浮台上的导流板的不断转动,便于削弱海水本身流动的动力,避免该装置向海水流动的方向移动,同时导流板的摆动与配重块的配合,能够加快该装置的下降速度,当配重块脱出时,进而使浮台的浮力大于重力,从而带动载人潜水器上浮,便于快速救援,实现浮台带动载人潜水器上浮的同时,能够削弱海水流动的动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潜水救援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水下潜水应急救援装置。
背景技术
潜水的原意是为进行水下查勘、打捞、修理和水下工程等作业而在携带或不携带专业工具的情况下进入水面以下的活动,后潜水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以在水下活动为主要内容,从而达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的目的的休闲运动,一般的商业观光性质的潜水在水下40米以内,一般使用12L氧气瓶,可在水下停留超过1小时,很多游客在水下观光时太过投入,即使氧气瓶内氧气不足发出警报也没有注意,会因为氧气缺失导致危险,无法上浮至海面;
现有的潜水救援装置,需要使用多个连接件与载人潜水器进行安装,不能快速安装造成救援时间延长,且装置容易因海水本身的流动向海水流动的方向移动,不便于进行救援等问题,因此,需要在潜水救援装置的基础上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种水下潜水应急救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水下潜水应急救援装置,包括:浮台、支柱、连接腔和安装板,浮台的底部安装有支柱,且连接腔安装在支柱的两端,安装板设置在连接腔的底部,且连接腔与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救援部件,浮台的内部设置有漂浮部件。
优选的,救援部件包括:连接腔和弧形架,连接腔呈扇形状,且连接腔的内部填充有配重块,连接腔的顶部开合有密封门,且连接腔的外侧端开合有活动门。
优选的,活动门的一端安装有防滑把手,且连接腔的内部嵌入设置有氧气瓶,且氧气瓶的底部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连接腔的底部设置有弧形架,且弧形架的中部通过安装有支杆与支柱的底部相接,支杆贯穿连接于弧形架中,且支杆的底部安装有限位杆。
优选的,限位杆中卡接有两个弹簧,且限位杆通过开口卡入安装板的内部,开口的一端安装有斜面,且安装板的内部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安装板的底部一体化设置有连接件,且安装板与连接件整体呈“T”字状。
优选的,漂浮部件包括:空腔,空腔嵌入设置浮台的内底部,且浮台的底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表面中部呈凹陷部,且固定板呈凹陷部的中部安装有螺纹杆。
优选的,固定板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安装有导流板,且前端导流板的左端与后端导流板的右端与连接杆相接,并且导流板的中部呈开槽设置。
优选的,连接杆的外侧端与导流板的中部安装有转杆,且转杆靠近连接杆的一端外侧安装有固定板。
有益效果:
通过浮台上的导流板的不断转动,便于削弱海水本身流动的动力,避免该装置向海水流动的方向移动,同时导流板的摆动与配重块的配合,能够加快该装置的下降速度,当配重块脱出时,进而使浮台的浮力大于重力,从而带动载人潜水器上浮,便于快速救援,实现浮台带动载人潜水器上浮的同时,能够削弱海水流动的动力。
通过将限位杆插入安装板中,当限位杆移动至限位槽处时,弹簧因失去挤压会迅速向外拉伸,使限位杆嵌入限位槽中,由于弹簧发生拉伸,限位杆也因此而拉伸延长,不需要使用多个连接件与载人潜水器进行安装,便于快速安装减少救援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浮台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梦琳,未经杨梦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8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