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韧性碳纳米纤维增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7266.2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蓝天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8/06 | 分类号: | D01F8/06;D01F8/18;D01F1/10;D04H3/004;D04H3/002;D04H3/007 |
代理公司: | 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浙江)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张洪敏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韧性 纳米 纤维 增强 无纺布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韧性碳纳米纤维增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多壁碳纳米管、盐酸混合,超声处理,加入硝酸溶液,继续超声处理,过滤后水洗,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纳米管;将预处理碳纳米管送入转矩流变仪中,继续加入聚乳酸、β‑环糊精,热处理后冷却,粉碎,采用静电纺丝法纺丝得到改性碳纳米纤维;将聚丙烯、海藻酸钠、壳聚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氧化钇、分散剂搅拌均匀得到预混料;将预混料、改性碳纳米纤维、玻璃纤维熔融挤出,将所得熔体依次经过滤器、计量泵后输送至纺丝组件中,经喷丝孔喷出,在离喷丝板12‑15cm处进行风冷,牵伸后经过分丝落到成网帘上铺成纤维网,热压辊加固,烫光得到高韧性碳纳米纤维增强无纺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韧性碳纳米纤维增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在我国非织造布生产中,聚丙烯切片的用量占90%左右,PET切片的用量只占不到7%。聚丙烯是作为非织造布的主要原料,在熔融纺丝前不需进行干燥,价格低廉,具有很大的技术经济优势。但聚丙烯属线性的饱和碳氢化合物,若掩埋难以发生微生物降解,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已被人们重视,以可降解无纺布为代表的材料逐渐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随着无纺布技术的发展及对无纺布产品本身性能进一步改进的需求,使得复合无纺布及相关产品发展很快,经过不同的复合化整理加工,可以使无纺布的应用扩展到许多未曾触及的领域,使无纺布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改善和提高。然而相比于纺织布,由于常规的可降解无纺布的韧性较差,导致无纺布制品的循环使用性弱和承重性差,导致目前无纺布的应用面还不够广,特别是在高韧性领域上的无纺布制作。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韧性碳纳米纤维增强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常规聚丙烯作为基料,加入改性碳纳米纤维进行增强,借助改性碳纳米纤维起到骨架作用,使无纺布具有弹性与蓬松性,有效降低无纺布的克重,且产物可降解,并且在大大提高韧性的情况下避免了强度的损失,从而展现出更高的强度与韧性,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更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高韧性碳纳米纤维增强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多壁碳纳米管、盐酸混合,超声处理1-2h,超声功率为500-560W,加入硝酸溶液,继续超声处理15-30min,过滤后水洗,干燥得到预处理碳纳米管;
b、将预处理碳纳米管送入转矩流变仪中,继续加入聚乳酸、β-环糊精,200-240℃处理2-5min,调节温度至140-160℃保温2-4h,冷却,粉碎,静电纺丝得到改性碳纳米纤维;
c、将聚丙烯、海藻酸钠、壳聚糖、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氧化钇、分散剂搅拌均匀,搅拌温度为70-80℃,得到预混料;
d、将预混料、改性碳纳米纤维、玻璃纤维熔融挤出,将所得熔体依次经过滤器、计量泵后输送至纺丝组件中,经喷丝孔喷出,在离喷丝板12-15cm处进行风冷,风温为10-14℃,风速为0.3-0.6m/s,牵伸后经过分丝落到成网帘上铺成纤维网,热压辊加固,烫光得到高韧性碳纳米纤维增强无纺布。
优选地,步骤a中,盐酸浓度为5.2-6mol/L,硝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0-55%。
优选地,步骤a中,多壁碳纳米管、盐酸、硝酸溶液的质量比为5-8:20-30:5-15。
优选地,步骤b中,预处理碳纳米管、聚乳酸、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0-14:30-50:2-6。
优选地,步骤b的静电纺丝过程中,电压为12-14kV,距离为6-8cm,纺丝液挤出速度为0.1-0.12m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蓝天企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台州蓝天企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72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