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雨虫智能分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44305.3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韩启;喻明;杜进平;毛爱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分离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虫智能分离系统,属于植保机械领域。所述系统其结构包括:识别模块、主控制器、驱动电机、可转动分流管,雨水收集导管,以及虫体收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分流管可以根据感应物的差别,自动转动至所述的雨水收集导管或者虫体收集导管。通过可转动分流管对于进入的物质进行分离,让虫体进入虫体收集导管,让雨水进入雨水收集管道,该系统能够在自然环境下,实现雨水、虫体的智能分离,其分离环节快速,准确率高达99%,系统稳定,能够满足田间害虫监测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保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雨虫智能分离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害虫测报设备都有具有开放式的进虫口,无论是加大防雨罩还是使用百叶窗都不能100%防止雨水进入测报灯内,由于不能阻止雨水进入测报灯内,如何合理处理雨水使之即使进入到测报灯内,也不影响测报设备的正常工作。在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在测报设备进行隔断,依靠重力将雨水导流。也有采用雨水分离技术的如公开号:CN102783467A通过分流转盘的转动将漏虫口或漏水口转至分流管的下方,但在其分离过程中,由于分离转盘、漏水管、漏虫管多零件同时转动造成的系统结构复杂,系统对于外界的响应速度慢,其系统错误率高。
因此,需要一种雨虫智能分离系统,来补充现有技术之不足,既能够解决雨虫分离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又能快速准确实现雨虫分离,可兼容多种满足害虫监测过程中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根据害虫监测的实际需求,开发出一种雨虫智能分离系统,来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能够实现自然环境下,雨水、虫体的智能分离,其分离环节快速,准确率高,系统稳定,能够满足不同环境下的害虫监测需求。
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雨虫智能分离系统,其结构包括:识别模块、主控制器、驱动电机、可转动分流管,雨水收集导管,以及虫体收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转动分流管可以根据感应物的差别,自动转动至所述的雨水收集导管或者虫体收集导管。通过可转动分流管对于进入的物质进行分离,让虫体进入虫体收集导管,让雨水进入雨水收集管道,这样可以避免由于雨水进入除雨水收集管道外的设备,而造成的系统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可转动分流管的顶端有可旋转的齿轮A固定,所述驱动电机底部由齿轮B固定,齿轮A与齿轮B相互咬合。采用齿轮转动传动改变可转动分流管的位置,由于齿轮与可转动分流管是一体的,因此其反应速度更快。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模块固定在雨虫智能分离系统的顶端,与主控制器相连接,主控制器可启动驱动电机,识别模块对进入的物体进行识别,主控制器将识别的信息传输给驱动电机,启动雨水分离程序。在判断外界物质时,可根据设在系统顶端的识别模块进行判断,如识别模块判断为水或者雨水时,识别模块将相关信息传输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上固定的齿轮主动转动,带动齿轮B转动,可转动分流管末端移动到雨水收集管道上方,雨水分离程序启动。
进一步的,所述可转动分流管是具有一定长度,具有弯曲弧度,可转动的中空管。可转动分流管的顶端和末端呈现一定的弯曲角度,主要为以顶端为轴,以S形向外侧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底部的齿轮B转动带动齿轮A转动,齿轮A在转动的过程中,可转动分流管顶端随齿轮转动,齿轮转动的范围由限位开关控制,可转动分流管的末端可在一定区域内移动。齿轮上设置有限位开关,可转动分流管可以快速从一个指定位置移动至另一个指定位置,在移动过程了避免了因移动不到位而引起的雨虫分离错误而造成的系统或者模块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的虫体收集导管与所述的雨水收集导管具有一定间隔,其间隔距离在可转动分流管末端移动的范围内。可转动分流管在虫体收集导管上方与雨水收集导管上方根据主控制器的指令来回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雨水收集导管包括开口向上的漏斗状导管,所述可转动分流管的末端可位于漏斗状导管的上方,雨水可通过所述漏斗状导管排出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43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