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疫情监测方法、装置、疫情防控平台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44002.1 | 申请日: | 2020-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163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50/80 | 分类号: | G16H50/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魏润洁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疫情 监测 方法 装置 平台 可读 存储 介质 | ||
1.一种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疫情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公众端获取多项疫情数据,并根据预设疫情特征,对多项所述疫情数据进行分级,得到多项疫情级别信息;
获取对多项所述疫情级别信息进行复核生成的复核级别信息,并根据各所述复核级别信息,确定多项所述疫情数据中的待监测数据和待预警数据,以及确定与各所述待预警数据分别对应的预警级别;
对各所述待监测数据持续监测,并根据各所述预警级别,对与各所述待预警数据对应的人员进行预警;
其中,所述基于公众端获取多项疫情数据的步骤包括:
基于公众端接收疫情线索数据和疫情隔离数据,并对各所述疫情线索数据和各所述疫情隔离数据进行过滤,获得多项过滤数据;
根据预设登记信息和各所述疫情隔离数据,更新多项所述过滤数据,生成多项疫情数据;
其中,所述根据预设登记信息和各所述疫情隔离数据,更新多项所述过滤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登记信息和各所述疫情隔离数据,确定未上报人员,并向各所述未上报人员发起语音电话,其中,所述语音电话中预先设定有多个用于获取疫情隔离数据的语音问题;
判断是否接收到基于所述语音电话的语音信息,若接收到所述语音信息,则对各所述语音信息进行转换,获得第一文本信息对多项所述过滤数据更新;
若未接收到所述语音信息,则重新发起所述语音电话,并在发起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启动人工处理机制,以基于人工处理获得反馈信息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本信息对多项所述过滤数据更新;
其中,所述若接收到所述语音信息,则对各所述语音信息进行转换,获得第一文本信息对多项所述过滤数据更新的步骤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语音信息,则对各所述语音信息进行转换,获得第一文本信息;
对所述第一文本信息进行识别,判断所述第一文本信息是否与所述语音问题匹配;
若匹配,则将所述第一文本信息添加至所述多项所述过滤数据中,以对所述多项所述过滤数据更新;
若不匹配,则重新发起所述语音电话,并在发起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启动人工处理机制,以基于人工处理获得反馈信息进行转换,生成第二文本信息对多项所述过滤数据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疫情特征,对多项所述疫情数据进行分级,得到多项疫情级别信息的步骤之后包括:
根据预设登记信息,向与所述预设登记信息对应的登记人员发送摸排信息,并接收各所述登记人员对所述摸排信息进行回复的回复信息;
根据预设疫情特征,对各所述回复信息分级,得到多项回复级别信息;
根据多项所述回复级别信息和多项所述疫情级别信息,对多项所述疫情级别信息进行更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预警级别,对与各所述待预警数据对应的人员进行预警的步骤之后包括:
确定各所述人员中的待救治人员,并根据各所述待救治人员的位置信息和级别属性,确定与各所述待救治人员所对应的防疫系统;
判断各所述防疫系统的防疫物资数据是否均符合预设防疫条件,若均符合预设防疫条件,则将各所述防疫系统确定为目标防疫系统;
若各所述防疫系统中存在防疫物资数据不符合预设防疫条件的待定防疫系统,则对所述待定防疫系统输出提示信息,并将各所述防疫系统中除待定防疫系统之外的其他防疫系统确定为目标防疫系统。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疫情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预警级别,对与各所述待预警数据对应的人员进行预警的步骤之后包括:
当接收到查询请求时,根据所述查询请求中携带的类型标识,确定所述查询请求的查询类型;
若所述查询类型为资讯类型,则获取疫情资讯,并将各所述疫情资讯基于时间顺序排列后反馈到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终端显示;
若所述查询类型为咨询类型,则识别所述查询请求携带的问题标识,并获取与所述问题标识对应的咨询信息,将所述咨询信息反馈到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终端显示;
若所述查询类型为防疫类型,则获取防疫信息,并将所述防疫信息反馈到与所述查询请求对应的终端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平安国际智慧城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4400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