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播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9951.0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7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辛婷玉;李秉肇;陈磊;于海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6 | 分类号: | H04W4/06;H04W24/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强;李稷芳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业务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组播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终端的信息,第二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小区,且用于传输组播业务,第一终端被至少一个小区服务,且第一终端包括接收组播业务的至少一个终端和/或对组播业务感兴趣的至少一个终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或第三设备传输组播业务,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且用于传输组播业务。采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多个设备协同传输组播业务,提高了组播业务的传输效率和频谱利用率,节省通信资源和能源,同时提高组播业务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播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网络覆盖率,提升网络容量,在终端(例如,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平板电脑(pad)等)位于至少两个小区的覆盖范围内时,可采用该至少两个小区所属的接入网设备为该终端提供服务。
组播业务(例如,多媒体广播多播业务(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Service,MBMS)、多播广播业务(Multicast Broadcast Service,MBS)等),主要适用于面向多个终端的业务,例如,视频会议、电视广播、视频点播、网上教育等。
单小区的点到多点(Single Cell Point to Multi-point,SC-PTM)是一种利用共享数据信息同时向多个终端传输相同业务的技术,且SC-PTM技术仅涉及单小区的组播业务传输,不涉及基站间进行组播业务的传输。多媒体广播多播单频网络(Multimedia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MBSFN)可用于多个小区进行组播业务的传输。然而,MBSFN需要多个小区同步进行组播业务的传输,不存在多个小区或多个接入网设备同覆盖问题。因此,SC-PTM技术和MBSFN技术不适应上述的至少两个小区对应的至少两个接入网设备组成的通信网络中进行组播业务传输,如何在该通信网络下进行组播业务传输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播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多个设备协同传输组播业务,提高了组播业务的传输效率和频谱利用率,节省通信资源和能源,同时提高组播业务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组播业务处理方法,包括:第一设备从第二设备接收第一终端的信息,第二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小区,且用于传输组播业务,第一终端被至少一个小区服务,且第一终端包括接收组播业务的至少一个终端和/或对组播业务感兴趣的至少一个终端;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设备或第三设备传输组播业务,第三设备为接入网设备,且用于传输组播业务。如此,第二设备可通过第一指示信息与第三设备协同传输组播业务,提高了组播业务的传输效率和频谱利用率,节省通信资源和能源,同时提高组播业务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第一终端的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包括的至少一个终端的数量;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具体包括:若满足第一条件,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条件包括至少一个终端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和/或第一条件包括,第一终端中被第二设备包括的每一小区服务的终端的数量均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和/或第二设备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第一条件包括至少一个接入网设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如此,在满足第一条件时向第二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可提高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的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第一设备为组播控制单元,该方法还包括:第一设备向第三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三设备传输组播业务,和/或第二设备停止传输组播业务。如此,第三设备可通过第二指示信息与第二设备协同传输组播业务,提高了组播业务的传输效率和频谱利用率,节省通信资源和能源,同时提高组播业务的通信质量,提高用户体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99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