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材用赤泥/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937945.1 | 申请日: | 2020-09-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08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何敏;雷阳;龙雪彬;刘玉飞;于杰;张凯;秦舒浩;徐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8L23/06 | 分类号: | C08L23/06;C08K11/00;C08F255/02;C08F230/08 | 
| 代理公司: | 贵州博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22 | 代理人: | 刘艳 | 
| 地址: | 550025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用赤泥 交联 聚乙烯 复合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赤泥/聚乙烯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充分利用赤泥的碱性作为催化剂来制备赤泥/聚乙烯复合材料,所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伸长率,低的热延伸率和高交联度的特点,可用于塑料管材的制作,同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还消耗大量的赤泥,解决大赤泥存量大、难利用、高污染的难题,对堆存场地周围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具有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赤泥/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属于聚乙烯复合材料改性领域。
背景技术
赤泥是氧化铝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渣,有着复杂的组分,因富含氧化铁而显示出红色的外观,所以被称为赤泥。我国作为氧化铝的生产大国,每年赤泥产生量高达7000万吨以上,只能占用大面积的土地建造赤泥堆场,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还耗费了大量的资金。由于赤泥的强碱性,难以将其直接利用,因此急需探索一种新的使用途径来解决其堆存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CN 108239323 A的基础上,探索赤泥/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赤泥大宗固体废弃物难利用的问题,充分利用其强碱性的特点来生产赤泥/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开发新的赤泥使用途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赤泥/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聚乙烯90%-96%,赤泥2%-10%,引发剂0.1%-0.5%,硅烷偶联剂1%-1.3%,抗氧剂0.8%-1%,润滑剂0.1%-0.3%。进一步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为:聚乙烯90%-96%,赤泥0%-10%,过氧化二异丙苯0.1%-0.5%,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1.3%。
所述的一种赤泥/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1)赤泥烘干,破碎过300目筛,与聚乙烯通过挤出机制备出赤泥催化剂母粒,其中赤泥含量为50%,将上述赤泥催化剂母粒与其余组分通过挤出机挤出造粒,其中催化剂母粒含量约为4%-20%,后经过挤出机压延成型。
所述的步骤2)中挤出机的温度为160-240℃;压延机温度为180-260℃,压力为10-15MPa。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制备的赤泥/聚乙烯复合材料可用于管材制备,适用于市政工程(污水排放、雨水处理,园林绿化等)、农业生产(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废水排放),利用赤泥的强碱性,可促使硅烷偶联剂水解,生成可交联的硅烷接枝聚乙烯,接枝聚乙烯水解缩合生成交联聚乙烯。此方案可推动赤泥的资源化利用,解决大宗固体废弃物存量大、难利用、高污染的难题,对堆存场地周围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具有极大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交联方式与拉伸强度的关系;
图2为不同交联方式与断裂标称应变的关系;
图3为不同交联方式与交联度的关系;
图4为不同交联方式与热延伸率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赤泥催化剂母粒的制备:将赤泥烘干,破碎过300目筛,与聚乙烯一起通过挤出机制备赤泥催化剂母粒,其中赤泥含量为50%。
实例1
1)将聚乙烯92.9%,赤泥催化剂母粒4%,过氧化二异丙苯0.1%,抗氧剂1%,润滑剂1%,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1%,通过压延机进行压延成型。
2)之后将1)中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制样,性能检测。
所述的交联聚乙烯复合材料拉升强度为25MPa,三天后热延伸率为110%,交联度为40%。
实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7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