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SPWVD和改进AlexNet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7218.5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48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劲东;尚东东;尹明月;杜盈;蒋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6F18/214;G06F18/213;G06N3/0464;G06N3/08;G06N20/20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李鹏 |
地址: | 21001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spwvd 改进 alexnet 复合 干扰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SPWVD和改进AlexNet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通过SPWVD对含有复合干扰信号的雷达接收信号进行时频分析,获得其时频特征;
S2:对获得的时频特征进行特征降维,获得时频图像;
S3:建立干扰识别模型,并通过所得时频图像对其进行训练;
S4:通过训练完成的干扰识别模型进行信号识别;
其中,所述干扰识别模型为改进的AlexNet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降维包括离散化伪平滑魏格纳威利分布、图像裁剪和图像归一化中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的AlexNet模型为减少AlexNet模型中的局部响应归一化层和一个全连接层,并在第一卷积层和第二卷积层内通过多个小的卷积核代替AlexNet模型中卷积层内的大的卷积核获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小的卷积核之间尺寸不完全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AlexNet模型中第一卷积层包括7×7、3×3和3×3三种卷积核,其中每种卷积核的数量均为96、每种卷积的核卷积步长分别为2、2和1。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AlexNet模型中第二卷积层包括3×3和3×3两种卷积核,其中每种卷积核的数量均为256、每种卷积的核卷积步长均为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AlexNet模型中第三、第四和第五卷积层的卷积核大小均为3×3,其中每层卷积核的数量分别为384、384和256、其卷积步长均为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进AlexNet模型中第一、第二和第五卷积层后的池化层核大小均为3×3、卷积步长均为2,所述第五卷积层后连接两个全连接层,所述全连接层的神经元数量分别为4096和7。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干扰的复合形式选自加性复合、乘积复合和卷积复合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加性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干扰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接收信号包括距离波门拖引复合噪声调幅信号、距离波门拖引复合噪声调频信号、速度波门拖引复合噪声调幅信号、速度波门拖引复合噪声调频信号、距离-速度联合拖引复合噪声调幅信号、距离-速度联合拖引复合噪声调频信号和目标回波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721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