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现场计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8748.3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38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聚法;曲克明;赵俊;张旭志;江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2 | 分类号: | G01N15/02;G01N27/06;G06Q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梁正贤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水 浮游植物 现场 计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现场计数方法,属于海洋调查方法领域,采取目标水样,过200μm的筛绢,制成海水样品P1;与等体积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在离心管中震荡混匀,制成混合样品H2,混合样品H2同时、分别注入化学和生物过程在线监测系统上的8个长颈玻璃漏斗,溶液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漏斗流入下方的容器;采用化学和生物过程在线监测系统自动采集/记录流动混合样品H2的电容耦合非接触电导σ数据;当所有混合样品H2完全流出长颈漏斗后,化学和生物过程在线监测系统自动统计每个检测通道出现的倒峰型信号数量n1,n2…n8,本发明述方法能够在现场对海水样品中浮游植物数量进行测量,简单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洋调查方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现场计数方法。
背景技术:
浮游植物指在水体中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类群,是水生生态系统食物链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是水质和富营养化的监测、评价以及风险预警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获取海水环境中浮游植物类群的数量是海洋调查的主要目的之一。
目前获取海水中浮游植物类群数量的方法基本上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采集、固定、转运、浓缩和计数。
显微镜法是最经典的计数方法,但该方法耗时较长,对专业知识要求高,结果易被水样中非藻颗粒物干扰,而且,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局限可造成微型及超微型浮游植物的漏检。
血球计数法虽然方便、快捷,自动化程度较高,但计数室内的杂物或未洗净的微生物会影响计数结果,因而仅适于实验室纯种培养的高浓度样品。
库尔特计数是通过测量细胞体积和个数,得出各颗粒的大小,统计出粒度的分布,其重现分析功能可分析到单个脉冲信号,灵敏度较高,但该方法也仅适合于实验室纯种培养的样品。
基于色素的化学分析方法是利用浮游植物不同类群间色素组成和含量的不同来确定群落组成和丰度。由于环境变化以及不同的细胞生长周期会导致浮游植物的光合色素含量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导致分类结果和计数受到影响。
叶绿素a浓度测定法能够确定细胞生物量,准确度高,但操作较复杂、耗时长。而且,不同种类浮游植物的叶绿素a相对浓度随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叶绿素a浓度只是浮游植物浓度的近似值。
以浊度法为代表的分光光度计数法自动化程度较高,操作简单、耗时短,测定结果重现性好、误差小,且测定时可以不破坏样品,但测定易受细胞生长和生理状态的影响,还易受细胞生长后期细胞碎片和有机颗粒等非细胞因素的影响。
流式摄像机法综合了显微镜法、叶绿素荧光法和流式细胞仪法的功能,能够给出每一种浮游植物的尺寸和图像,非常适合检测基于天然叶绿素荧光的浮游植物样品,可以对浮游植物自动计数,但普适性较差,要求较高的样品浓度,重现性不太理想,而且设备昂贵。
添加鲁哥固定液静止沉降,利用虹吸原理浓缩样品是浮游植物采集最常用的方法。在倒置显微镜计数方法(计数法,国际上浮游植物调查研究最通用的方法之一)中,通过在计数杯中直接沉淀达到浓缩的目的——先将鲁哥试剂固定的水样摇匀后注入沉降管中,盖好盖玻片静置沉淀(时间≥24h)。为减少浓缩时间,Paxinos等人开发了压滤浓缩方法,所得计数结果与传统的沉降浓缩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2=0.98),浓缩过程只需2h左右。即使如此,依然存在效率较低的问题。
此外,最重要的是,现有自动化/半自动化计数技术都无法实现现场应用。
迄今为止,能够在现场直接准确确定海水样品中浮游植物数量的调查方法依然亟待建立。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水中浮游植物的现场计数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在现场对海水样品中浮游植物数量进行测量,简单快捷。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87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