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直径顶管进洞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5143.9 | 申请日: | 202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7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么晓辉;尉强;刘草平;余海兵;桑广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093;E21D11/10;E02D5/46;E02D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标营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进洞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大直径顶管进洞方法,属于市政管网施工设施技术领域。该大直径顶管进洞方法,顶管机进洞姿态难以确定,对接收井洞口地基进行加固措施,接收井的内部安装有顶管机接收基座,根据测量复核的顶管机准确姿态数据,使顶管机通过接收架准确就位在顶管机接收基座上,按测量数据及时调整顶管机的姿态,向洞门中心位置推进,确保顶管机准确进入穿墙洞,正面压力突降而造成前三节管节间的松脱,进洞前将顶管机与前三节管节的相邻接口连接牢固,顶管机进洞后,以最快速度切入洞口,并对顶管机与穿墙洞的间隙进行封堵。本发明在施工操作过程中能够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难度,同时很好的保证拱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管网施工设施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大直径顶管进洞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的改造包括城市的改造 的持续开展,以及城市地下给排水管道改造。 从施工对城市的影响,由于传统的挖槽埋管对地面的影响较大,使得本来就拥挤的交通便的更加不便,因此在城市改造中顶管技术应用十分的广泛。顶管技术在城市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在穿越城市建筑、公路、深埋等重难、复杂施工条件时,有其独到的优势。因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大直径顶管进洞方法,在布设洞门的前提下,如何保证其稳定性、安全性和精准性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大直径顶管进洞方法,旨在改善大直径顶管进洞方法,施工周期较长,施工难度较大,以及很难保证拱顶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大直径顶管进洞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井洞口土体加固:顶管机进洞姿态难以确定,对接收井洞口地基进行加固措施,进洞前检查加固效果;
S2:测量复核:根据顶管机距接收井的距离,对地面控制网、井下控制点、顶管机的姿态进行全面的测量复核,以确保顶管机以良好的姿态进井;
S3:基座安装:接收井的内部安装有顶管机接收基座,根据测量复核的顶管机准确姿态数据,在接收井内还安装了接收架,使顶管机通过接收架准确就位在顶管机接收基座上;
S4:调整姿态:确定数据无误后,按测量数据及时调整顶管机的姿态,向洞门中心位置推进,加强顶进测量,严格控制顶管机姿态,确保顶管机准确进入穿墙洞;
S5:连接机头管:为防止顶管机进洞时,正面压力突降而造成前三节管节间的松脱,进洞前将顶管机与前三节管节的相邻接口连接牢固;
S6:洞口封堵:顶管机进洞后,洞圈和顶管机、管节间的空隙是泥水流失的主要通道,顶管机以最快速度切入洞口,并对顶管机与穿墙洞的间隙进行封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接收井进洞口加固通过 Φ500水泥搅拌桩进行加固,并辅以深井降水。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选取顶管机距离接收井100m、50m和20m进行测量复核。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对工具头的复核检测,所述工具头安装在顶管机的输出端,工具头逐渐靠近接收井时,加强测量的频率和精度,减小轴线偏差,以确保顶管顺利进洞。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接收架位置和标高应与靠近洞门的顶管机姿态相吻合,标高低于顶管机标高,并设置纵向坡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进洞口端井内的接收准备在顶管进洞前,井内须清理干净,以便能准确测量出底板标高,为接收架的选择和定位打好基础。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5中顶管机输出端工具头与一个管节之间通过螺钉和螺帽进行固定,所述前三管节之间均通过相匹配的螺栓和螺帽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51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