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浮锚杆无损检测设备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2930.8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5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京;张嵩;鞠玉龙;何勇刚;任学军;郑飞;王攀龙;周莉莉;陈君;杨春明;赵志刚;赵文欢;赵伦;张阿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兴保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E02D5/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浮锚杆 无损 检测 设备 施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浮锚杆无损检测设备及施工方法,其包括待测锚杆主筋,所述锚杆主筋上套接有一荷载钢板,所述荷载钢板通过锚栓固定在所述锚杆主筋上,所述荷载钢板两侧设置有传力钢筋,所述传力钢筋的上侧设置有用以顶持传力钢筋的顶持检测机构。本申请具有加快抗浮锚杆的检测时间,降低抗浮锚杆的检测损伤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浮锚杆无损检测设备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抗浮锚杆受拉构件,一端锚固在建筑物底板,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持力层中,受力过程首先是通过锚固体钢筋与注浆体之间的作用将上拔力传至注浆体上;而后通过注浆体与周边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将注浆体所受到的力传至周围稳定土体中去,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抗拔能力的抗浮锚杆,起到抗浮锚杆的抗浮作用。因此锚杆被广泛应用于地下基础处理以及边坡的加固与支护中,其特点是数量多、排布密集、检测繁琐,给施工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在施工完抗浮锚杆后,抗浮锚杆需要做锚杆中钢筋的抗拔承载力检测,传统检测工艺为在检测时需将锚杆钢筋上端的90度弯钩钢筋切割掉,待检测完毕还需使用同规格型号的钢筋新做弯钩与锚杆进行焊接,此做法工作量大,焊接弯钩质量要求高,检测时间占用施工时间长,如何加快检测时间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加快抗浮锚杆的检测时间,降低抗浮锚杆的检测损伤,本申请提供一种抗浮锚杆无损检测设备及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抗浮锚杆无损检测设备及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浮锚杆无损检测设备,包括待测锚杆主筋,所述锚杆主筋上套接有一荷载钢板,所述荷载钢板通过锚栓固定在所述锚杆主筋上,所述荷载钢板两侧设置有传力钢筋,所述传力钢筋的上侧设置有用以顶持传力钢筋的顶持检测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使用该设备进行锚杆主筋的拉力检测时,可先将荷载钢板通过锚栓固定在锚杆主筋上,随后通过顶持检测机构拉动传力钢筋,使得传力钢筋将拉拔力通过荷载钢板传递给锚杆主筋,从而实现使用普通千斤顶便可检测锚杆主筋,而无需切割锚杆主筋,结构简单,加快了抗浮锚杆的检测时间。
可选的,所述顶持检测机构包括设置在锚杆主筋上侧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上设置有压力表,且所述千斤顶活塞杆的顶部设置有一拉力钢梁,所述传力钢筋穿过拉力钢梁的周面上通过锚栓与拉力钢梁相互固定,所述千斤顶的下侧设置有用以支撑千斤顶的支撑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组件的支撑下,使得千斤顶能够稳定的位于锚杆主筋的上方,随后通过压力表读数确定千斤顶的荷载,随后在支撑组件的支撑下,千斤顶的活塞杆顶持拉力钢梁向上运动的同时拉动传力钢筋向上运动,进而将千斤顶的拉拔力传递给锚杆主筋,实现锚杆主筋抗拔承载力的检测。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千斤顶缸身底部的主钢梁,所述主钢梁背离千斤顶的下侧设置有两个受力钢梁,两个所述受力钢梁分别位于所述锚杆主筋的两侧,所述受力钢梁的下侧设置有若干用以支撑受力钢梁的支撑钢梁,所述支撑钢梁的底端立设在地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人员在安装支撑组件时,只需将支撑钢梁放置在地面上,随后将受力钢梁和安装在支撑钢梁上,再将主钢梁安装在受力钢梁上,从而实现支撑组件的安装。支撑组件采用此种安装方式,不仅施工方便,且在锚杆主筋的检测完成后,还可将支撑组件拆卸下来进行多次周转循环使用,周转利用率高。
可选的,所述受力钢梁的下侧设置有两个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与受力钢梁倾斜设置,且两个加强梁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等腰三角形,所述受力钢梁位于加强梁的顶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设置的两个受力钢梁,可对受力钢梁进行稳定的支撑,使得主钢梁对千斤顶的支撑更加稳定,从而提升检测设备整体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兴保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新兴保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新兴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区双泵的湿式油底壳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因组磁珠提取试剂盒和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