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调节防潮式反光屋顶及其防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5601.0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0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马文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文群 |
主分类号: | E04D13/00 | 分类号: | E04D13/00;E04D13/16;F24S20/20;F24S23/77;F26B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黄珍丽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调节 防潮 反光 屋顶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自动调节防潮式反光屋顶,包括支撑层(1)以及反光层(2),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层(2)位于支撑层(1)外侧,所述反光层(2)由连接件(3)以及变光件(4)组成,所述连接件(3)为透明结构,所述连接件(3)与支撑层(1)固定连接,所述变光件(4)设有多个且转动连接在连接件(3)远离支撑层(1)的一侧,变光件(4)轴向两端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5),传动轴(45)与连接件(3)转动连接,变光件(4)通过传动轴(45)与连接件(3)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3)上设有受温度控制的控制机构(5),所述控制机构(5)控制变光件(4)的转动,所述变光件(4)转动至不同的角度将会实现反光与透光两种状态,所述变光件(4)由壳体(41)、空腔(42)、反光板(43)以及转动板(44)组成,所述壳体(41)构成变光件(4)框架,且所述壳体(41)径向截面由一个半圆和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且半圆的圆心落在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的中点上,所述空腔(42)设置在壳体(41)内部,且所述空腔(42)径向截面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空腔(42)其中两个侧面与壳体(41)的两个直面平行设置,所述反光板(43)设置在空腔(42)内且与壳体(41)一个直面平行设置,所述转动板(44)设置有多个且均匀转动连接在空腔(42)内,多个所述转动板(44)转动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该平面与所述壳体(41)另一直面平行设置,所述转动板(44)表面为反光结构,所述转动板(44)沿着转动径向截面为Z形结构,所述转动板(44)通过转轴(442)与空腔(4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板(44)位于转轴(442)两侧分别设有S极以及N极磁极,且相邻所述转动板(44)磁极设置方向相反设置,所述转动板(44)位于设有N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负重板(4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防潮式反光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位于两个变光件(4)之间设有利于排水的凹槽(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防潮式反光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光件(4)径向截面为扇形结构,且所述变光件(4)直面位于上侧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防潮式反光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由滑动腔(51)、控制板(52)、齿条(53)以及传动齿轮(54)组成,所述滑动腔(51)设置在连接件(3)内,所述控制板(52)密封滑动连接在滑动腔(51)内,所述齿条(53)与控制板(52)固定连接,所述传动齿轮(54)与齿条(53)啮合设置,传动齿轮(54)与传动轴(45)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板(52)与滑动腔(51)之间设有控制控制板(52)滑动的密封腔(55),所述密封腔(55)内设有膨胀液,所述膨胀液为低沸点蒸发液。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自动调节防潮式反光屋顶防潮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高温下,变光件(4)两个直面将会位于上方且倾斜设置,变光件(4)两个直面将会均处于反光状态;
S2、光线照射在变光件(4)上时,光线将会被变光件(4)直面反射,进而实现光线将会照射在相邻的变光件(4)上,并且被相邻的变光件(4)再次反射离开屋顶,进而减小建筑对于太阳光热辐射的吸收;
S3、低温时,变光件(4)靠近转动板(44)的直面将会位于上方且为水平状态,进而实现当太阳光照射在变光件(4)直面上时,太阳光将会透过变光件(4);
S4、透过变光件(4)的光线将会再次透过连接件(3)照射在支撑层(1)上,支撑层(1)吸收太阳光的辐射而实现升温,进而能够实现建筑内部水分的更好的挥发,进而起到除湿、防潮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文群,未经马文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560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