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地下车库审查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4051.0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82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骆汉宾;陈维亚;余宏亮;高寒;魏然;张文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智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地下 车库 审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地下车库审查方法及系统,属于建筑工程信息化领域,方法包括:获取BIM模型中地下车库的坡道数据、车位数据和箭头数据,坡道数据包括坡道宽度和坡度;遍历车位数据中的坐标以确定车位长度和宽度;遍历箭头数据中的坐标以确定箭头的最小外接矩形,并沿矩形两边扩散以生成车道;分别确定坡道、车位、车道的水平投影与地下车库中上方构件的水平投影之间的重叠区域,并计算重叠区域处的最低净高度;将坡道、车位、车道对应的最低净高度、车位长度、车位宽度、坡道宽度、坡度分别与其对应的规范阈值进行比较,以判断地下车库是否合格。基于BIM模型自动审查车库中车位、坡道、车道设计是否符合规范,提高审查速度及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信息化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地下车库审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图审查方式主要是人工审查,即通过专业知识和工程经验丰富的审查人员通过查阅规范、手算、经验判断等方式对建筑施工图进行审查。在地下车库项目中,地下车库顶部有大量的机电管线,例如风管、喷淋管、水管等,地下车库设计中经常出现局部净高不合规的现象。此外,车道、车位、坡道具有不同的净高要求,传统的二维图纸人工审查方式很难准确迅速地找到地下车库中净高不符合规范的位置。
目前很多工程都建立有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却没有一种自动化的净高审查方法。车位在工业基础类(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IFC)模型中往往体现为第三方构件,坡道和车道是BIM楼板IFC构件的一部分,从IFC模型中直接获取车位、车道、坡道的范围存在困难,目前并没有现成的车位、车道、坡道的范围识别以及净高审查算法。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地下车库限高自动审查方法和系统,以自动的判断BIM模型中车位、车道、坡道设计是否符合规范。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地下车库审查方法及系统,其目的在于自动审查车库中车位、坡道、车道设计是否符合规范,提高审查速度及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地下车库审查方法,包括:S1,获取BIM模型中地下车库的坡道数据、车位数据和箭头数据,所述坡道数据包括坡道宽度和坡度;S2,遍历所述车位数据中的车位坐标以确定车位顶点,并根据所述车位顶点的车位坐标计算车位长度和车位宽度;S3,遍历所述箭头数据中的箭头坐标以确定所述箭头坐标所对应箭头的最小外接矩形,并沿所述最小外接矩形的两边扩散以生成车道;S4,分别确定坡道、车位、车道的水平投影与所述地下车库中上方构件的水平投影之间的重叠区域,并分别计算重叠区域处所述坡道、车位、车道与上方构件之间的最低净高度;S5,当坡道对应的最低净高度、车位对应的最低净高度、车道对应的最低净高度中任一项低于其对应的规范阈值时,或者当车位长度、车位宽度、坡道宽度、坡度中任一项超出其对应的规范阈值范围时,所述地下车库不合格;否则,所述地下车库合格。
更进一步地,所述操作S5之后,方法还包括:基于web页面显示所述地下车库的坡道、车位和车道,并将所述地下车库中的不合格构件高亮显示。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位顶点包括所述车位数据中最大横坐标、最小横坐标、最大纵坐标和最小纵坐标所对应的四个车位坐标。
更进一步地,所述沿所述最小外接矩形的两边扩散以生成车道,包括:沿所述最小外接矩形的短边方向扩散至单车道规范宽度;沿所述最小外接矩形的长边方向扩散直到扩散至障碍物处;沿所述最小外接矩形的短边方向扩散直到扩散至障碍物处,并将扩散形成的区域识别为所述车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0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