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太子参移栽出苗率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2736.1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6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贺前琴;贺前莹;龙明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施秉县万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C1/08;A01B79/02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9 | 代理人: | 李剑 |
地址: | 5562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太子参 移栽 出苗率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太子参移栽出苗率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1物资准备;2整地开厢;3种苗处理;4铺设地膜;5揭开地膜;6田间管理与采收加工。通过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本方法能够使太子参移栽出苗率达到90%以上,较常规种植方法出苗率从50‑70%平均增长30%,并且本方法消毒相对较为彻底,能够减少对太子参种苗的根芽伤害,田间亩产量也得到了大弧度提高,有力地助推了太子参产业的升级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太子参出苗的种植方法,尤其是一种提高太子参移栽出苗率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太子参为石竹科孩儿参
常规的种植方法
选地与整地
1选地:选择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排灌条件良好的沙质黄泡泥缓坡地带,轮作三年以上的土壤中种植。
2整地:前作收获后,将土壤深翻25㎝左右,于栽种前,再浅耕一次,亩撒施高效复合肥15—20公斤、磷肥(普钙肥)20公斤,并结合打碎土块整平耙细混入土中,然后用细绳子拉直行,拉成厢宽1.2m的厢面,种植结束后确保厢面宽1米,厢沟宽20㎝;
栽种
每亩太子参鲜种根用量约30㎏左右,种植株行距为5×6㎝;均匀地排放在备好的厢内,然后起厢,用铲子将沟土铲出覆盖在厢面太子参种苗厚度约6-7㎝,浇透定根水;
田间管理
1松土除草及追肥:齐苗后进行1次中耕除草,可结合除草看苗追施高效复合肥10—15公斤,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以后见草就拔,保持田间无杂草;5月上旬,植株已封行,可停止除草;
2培土:早春出苗后,将疏沟的畦土提上畦面,撒于株旁,进行培土,有利于根部生长发育,但厚度要在1.5㎝以下,不宜过厚,否则影响茎基部株芽生长;
3排灌水:太子参怕涝,雨季及大雨后要经常及时疏沟排水,但又怕旱,天气干旱时有条件的应当适时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促使根部发育;
病虫害防治
1叶斑病:4—5月发生,危害叶片,先侵害下部叶片,后逐渐向上蔓延,叶片上产生枯死的斑点,严重时植株枯死,防治方法:一是收获后彻底清除枯枝残体,并集中烧毁;二是严格实行轮作,不宜重茬;三是发病初期可喷雾1:1:100波尔多液,每7—10天1次,连续3次;可喷雾50%多菌灵500—1000倍液,或70%喷雾托布津800倍液,7—10天1次,连喷3次;
2地下害虫:主要是小地老虎、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可用20%甲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加工
1采收:7月中旬大部分植株枯黄倒苗后,除留种地外,应立即采挖,若延迟不收,遇雨水过多时,易造成腐烂,收获时,先除去茎叶,然后挖取块根,留种部分注意不要碰伤芽头,保持参体完整;
2加工:用清水洗净太子参鲜品,摊放在阳光下晾晒2天,待参体失水变软,须根干燥后,于第二天下午组织堆积搓揉,使须根脱离参体变为光亮参条,再晒至全干后用电风扇吹去须根以及其它杂质和粉末即为太子参商品药;
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施秉县万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省施秉县万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27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