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912226.4 | 申请日: | 2020-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7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强;赵贯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4F40/46 | 分类号: | A24F40/46;A24F40/40;A24F40/10 |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之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5128 | 代理人: | 杜启杰;汪治兴 |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 雾化 雾化器 气溶胶 产生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雾化芯包括带进油孔和进气口的套筒,所述套筒内设有发热片,发热片与套筒间包裹有导油件,发热片内侧形成雾化腔;所述套筒内还设有接头,所述接头设于发热片下方,并通过正极线和负极线与发热片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筒之间还设有所述绝缘圈和油封;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加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的套筒上,所述进气孔上方的套筒内壁与所述导油件接触。本发明的冷凝液会在进气孔的气流带动下向上流动并吸附在导油件上,随着高温导油件中的冷凝液会再次雾化并被带出雾化芯;同时,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筒之间通过绝缘圈和油封双重密封,进一步防止漏液或漏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雾化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雾化器由带油仓的吸嘴组件、雾化芯和电极组件组成,其中,雾化芯是雾化器的核心组件,主要用于将存储在雾化器内的烟油加热雾化并排出。现有雾化芯的内部结构部件主要由一个带发热电阻丝的内支架和外包导油件组合在一起,装入套筒内,并将底部密封,组成一个雾化芯。这些雾化芯成本较高、组装较为复杂、正负极引线没有做防止漏油的结构,冷凝液会顺着正负极引线流出,即降低用户体验,也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从而克服现有雾化器的雾化芯成本高、冷凝液容易外流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冷凝液雾化芯,包括带进油孔和进气口的套筒、发热片、导油件、接头、油封和绝缘圈,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内设有所述发热片,所述发热片与所述套筒间包裹有所述导油件,所述发热片内侧形成雾化腔;所述套筒内还设有所述接头,所述接头设于所述发热片下方,并通过正极线和负极线与所述发热片连接;所述接头与所述套筒之间还设有所述绝缘圈和油封,所述绝缘圈设于所述油封上方;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加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的套筒上,所述进气孔上方的套筒内壁与所述导油件接触。
所述接头通过所述绝缘圈和油封实现与套筒的密封固定,与常规的所述接头仅通过油封密封相比,所述绝缘圈既能将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分隔开,确保发热片的正常使用,还能提高雾化芯的密封性,防治漏液或漏油。所述进气孔设置与所述加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冷凝液聚集会储存在这个进气孔的中间位置,但是冷凝液有张力,进气孔会短时间内锁住冷凝液,当用户抽吸时,从气流从进气孔进入,会带着冷凝液向上流动,上部有导油件,冷凝液会吸附在导油件上,随着高温会将冷凝液再次雾化并带出雾化芯。所述导油件可由棉花、多孔陶瓷等吸附性材料制成。
优选的,所述套筒内侧上下设有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腔体的直径、且大于所述雾化腔的直径;所述发热片和所述导油件安装于所述第一腔体内。即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连接处形成台阶,所述导油件外侧放置于所述台阶上,所述导油件内侧悬空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上方。优选的,所述导油件悬空部分大于所述导油件放置于所述台阶上的部分。更有利于冷凝液的吸收。优选的,可以在所述台阶处设置凹槽,可用于存储溢出的烟油。
优选的,所述进气孔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下部;所述进油孔设于所述第一腔体的中部或下部。气孔可在第二腔体内缓冲后再进入雾化腔。
优选的,所述进气孔有2个以上,并沿所述套筒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进气孔可设置成多个小孔,更有利于冷凝液的吸附。
优选的,所述发热片与所述接头之间的所述套筒外侧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装有O型圈,所述O型圈设于所述进气孔上方。优选的,所述O型圈设于所述第二腔体上部。在与所述带油仓的吸嘴组件连接时,更有利于密封所述油仓。
优选的,所述加热片为环状,其横截面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所述正极线和负极线的下端分别设于所述绝缘圈的内侧和外侧。所述负极线在安装时可根据绝缘件的形状弯折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吉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22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材冲压成型单元
- 下一篇:通信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