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9575.0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5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晨;吴俊康;李灿楷;宋晶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58 | 分类号: | C07C211/58;C07C211/61;C07D333/76;C07D307/91;C07D333/50;C07D209/56;C07D333/78;C09K11/06;H01L51/50;H01L51/5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杜寒宇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芳香 有机化合物 混合物 有机 电子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所述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如通式(1)所示的结构,可作为一类新型的空穴传输材料,特别是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的空穴传输材料,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有机光电材料具有合成多样性、制造成本相对较低以及光学与电学性能优良的优势。以其为原料制备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具有广视角、反应时间快、工作电压低、面板厚度薄等优势,因而有机光电材料在光电器件(例如平板显示器和照明)中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有机电致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电致发光现象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通常具有正极、负极以及在它们中间的有机功能层的结构。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元件的效率与寿命,有机功能层一般具有多层结构,每一层包含有不同的有机物质。具体的,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在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中,在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电压,由正极向有机功能层注入空穴,由负极向有机功能层注入电子,当注入的空穴与电子相遇时形成激子,该激子跃迁回基态时发出光。这种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具有自发光、高亮度、高效率、低驱动电压、广视角、高对比度等特性。
然而OLED器件在发光效率及使用寿命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因为OLED作为电流驱动器件,工作时处于高电流密度状态,材料容易出现焦耳热,导致器件劣化,尤其是在阳极和空穴传输层之间。常用的空穴传输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焦耳热的积累导致薄膜形貌发生变化,同时会加速材料分解,从而影响器件寿命。此外,有机半导体材料的空穴迁移率普遍高于电子迁移率,导致的空穴-电子传输不平衡从而影响器件发光效率。
目前虽然有大量的空穴传输材料已被开发出来,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何设计新的性能更好的材料进行调节,从而达到降低器件电压,提高器件效率和寿命,特别是红光OLED器件的效率和寿命,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混合物及有机电子器件,旨在提供一类新型的空穴传输材料,特别是红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器件的空穴传输材料,提高器件的稳定性和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具有如通式(1)所示的结构:
其中:
Ar3和Ar4分别独立地选自不存在,或取代或未取代具有6~40个环原子数的芳香基团,或具有取代或未取代具有环原子数为5~40的杂芳香基团;
L1和L2分别独立选自单键,或取代或未取代具有6~40个环原子数的芳香基,或取代或未取代具有6~40个环原子数的杂芳香基;
Ar1和Ar2分别独立选自取代或未取代具有6~40个环原子数的芳香基团,或取代或未取代具有5~40个环原子数的杂芳香基团,或非芳香环系。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混合物,包含如上所述的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及至少一种有机功能材料,所述有机功能材料选自空穴注入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电子阻挡材料、空穴阻挡材料、发光体、主体材料或有机染料。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一种有机电子器件,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位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有机功能层,所述有机功能层的材料包含如上所述的芳香胺类有机化合物或如上所述的混合物。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华睿光电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5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