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造影剂注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9237.7 | 申请日: | 2020-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10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谌高峰;张浩;蔡敏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海兆印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M5/0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杨乐兵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影 注射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造影剂注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红外扫描、文本输入或传感器感应的方式获取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通过预先训练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从所述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中提取目标体征特性信息;基于所述目标体征特性信息确定灌注造影剂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配置所需要灌注的造影剂的剂量,根据所述造影剂的剂量进行造影剂注射。上述方法可以获得适合不同受检者的灌注造影剂注射剂量,提高注射造影剂剂量的精确度,减少对受检者的人体伤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灌注造影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影剂注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CT灌注成像中,需要注入造影剂,以用于增强影像观察效果、动态显示血流灌注情况。然而,传统的灌注注射造影剂的途径包括静脉和动脉内推注、经自然或者人工或者病理通道输入。其中传统注射造影剂的方式中,造影剂用量是通过计算公式:5ml×体重(Kg)/Cr(mg/dl)。由于个体差异性,传统的灌注造影剂注入的剂量不够精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造影剂注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获得适合不同受检者的灌注造影剂注射剂量,提高注射造影剂剂量的精确度,减少对受检者的人体伤害。
为了解决上述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造影剂注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红外扫描、文本输入或传感器感应的方式获取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
通过预先训练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从所述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中提取目标体征特性信息;
基于所述目标体征特性信息确定灌注造影剂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配置所需要灌注的造影剂的剂量,根据所述造影剂的剂量进行造影剂注射。
优选地,所述通过红外扫描、文本输入或传感器感应的方式获取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包括:
通过所述红外扫描的方式获取受检者的身高、体表面积大小及径向厚度;
通过所述文本输入的方式获取受检者的性别及年龄;
通过所述传感器感应的方式获取受检者的体重及净体重;
其中,所述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包括受检者的身高、体表面积大小及径向厚度、性别、年龄、体重、净体重。
优选地,所述通过预先训练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从所述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中提取目标体征特性信息之前,还包括:将所述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进行编码操作的预处理,得到体征数值序列;
所述通过预先训练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从所述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中提取目标体征特性信息,包括:将所述体征数值序列输入所述预先训练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得到包含目标区域解剖结构特征的所述目标体征特性信息;
所述基于所述目标体征特性信息确定灌注造影剂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基于包含目标区域解剖结构特征的所述目标体征特性信息,并根据待成像类型从预定的信息存储库中确定灌注造影剂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
所述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配置所需要灌注的造影剂的剂量,包括: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配置所需要灌注的最小化的用于给所述受检者的造影剂的剂量。
优选地,所述一个或多个参数包括造影剂类型、造影剂注射总量或造影剂的注射速率。
优选地,所述循环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训练:
获取多个样本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
将所述多个样本受检者的基本体征信息与灌注造影剂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参数进行关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海兆印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海兆印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92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