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离线与在线设备的数据映射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6982.6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13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顺;陶向红;王虹富;张志强;常松;张鑫;赵丹;范亚娜;刘燕嘉;肖静;吴丽华;李日敏;黄金枝;孔鹏;郑忠飞;樊勤昊;叶权;李亮;邢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3 | 分类号: | G06F16/23;G06F16/22;G06F16/27;G06F16/182;G06Q10/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夏德政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离线 在线 设备 数据 映射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离线与在线设备的数据映射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系统仿真与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在线设备的主键信息,新增SCADA字典表,并在设备表增加在线ID保存字段;采集同一设备调度ID绑定的在线设备与离线设备中在线设备的在线设备数据,以预设的存储结构对在线设备数据进行存储,读取在线设备数据中的主键信息,并将主键信息更新至SCADA字典表及在线ID保存字段。本发明中更新SCADA字典表同时对于调度命名改变且和已经映射记录,同步更新调度命名,支持更新日志与统计,方便维护人员对映射信息进行检查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仿真与稳定性分析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离线与在线设备的数据映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发电、变电、输电、用电系统均是包含大量信息的复杂系统,而通过数据采集、结构化处理、关联、融合处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有关信息集成起来,从而为电力系统决策人员提供一个多元化的,反映电网全景,全运行轨迹的基础数据,作为决策依据。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D5000系统)实现了电网调度业务的“横向集成、纵向贯通”,基于CIM/E、CIM/G标准及模型拼接技术的模型共享及整合,纵向实现国、分、省三级调度业务的协调控制,支持实时数据、实时画面和应用功能的全网共享。
因此,通过采集D5000系统发布的在线数据(ID和QS文件数据),实现电网在线方式离线化工作,离线分析与在线控制的协调,尽管电网趋向电网分析决策的在线化,但是,一些计算量极大、实时性要求不高的电网分析决策仍需要离线计算,离线分析与在线控制之间需要协调。离线进行更超前的分析,为在线计算提供指导;在线计算修正离线分析结果,使其更符合实际,在线离线设备映射信息的维护工作十分重要,设备映射信息是否完整将直接影响仿真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离线与在线设备的数据映射方法,包括:
根据在线设备的主键信息,新增SCADA字典表,并在设备表增加在线ID保存字段;
采集同一设备调度ID绑定的在线设备与离线设备中在线设备的在线设备数据,以预设的存储结构对在线设备数据进行存储,读取在线设备数据中的主键信息,并将主键信息更新至SCADA字典表及在线ID保存字段。
可选的,主键信息,包括:设备类型、设备调度ID、设备调度名称、设备是否完成映射信息、设备是否有效信息和设备备注。
可选的,在线ID保存字段,为以分号分割的字符串形式,分号前字段为设备调度ID,分号后字段为设备调度名称。
可选的,更新的更新方式为以预设的时间间隔定时更新,所述更新完成后,更新统计信息、离线设备和在线设备的绑定信息及日志记录。
可选的,读取在线设备数据前,对在线设备数据进行解析,获取解析文件。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用于离线与在线设备的数据映射系统,包括:
初始化模块,根据在线设备的主键信息,新增SCADA字典表,并在设备表增加在线ID保存字段;
映射模块,采集同一设备调度ID绑定的在线设备与离线设备中在线设备的在线设备数据,以预设的存储结构对在线设备数据进行存储,读取在线设备数据中的主键信息,并将主键信息更新至SCADA字典表及在线ID保存字段。
可选的,主键信息,包括:设备类型、设备调度ID、设备调度名称、设备是否完成映射信息、设备是否有效信息和设备备注。
可选的,在线ID保存字段,为以分号分割的字符串形式,分号前字段为设备调度ID,分号后字段为设备调度名称。
可选的,更新的更新方式为以预设的时间间隔定时更新,所述更新完成后,更新统计信息、离线设备和在线设备的绑定信息及日志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6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