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信息统合的智慧城管物联网应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3048.9 | 申请日: | 2020-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3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龙;李斌;蒋燕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深远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Q50/26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信息 统合 智慧 城管 联网 应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信息统合的智慧城管物联网应用系统,包括传感模块、互联网数据库、社会信息采集模块和监督指挥中心,所述传感模块、互联网数据库、社会信息采集模块均通过与计算网络与监控指挥中心之间连接,所述传感模块包括城市环境监测模块、城市状态监测模块、城市位置监测模块等,所述社会信息采集模块包括APP信息统合模块、群众举报信息模块、城市监控信息模块等,所述监督指挥中心包括有数据整合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息接发终端。该便于信息统合的智慧城管物联网应用系统,能够保证对城市内不同类信息进行有效的统合,能够对不同城市事件信息进行优先级划分,同时保证对不同城市事件进行高效的处理,保证智慧城市的建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信息统合的智慧城管物联网应用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慧城市的概念被提出,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创新概念进行城市的进一步建设,智慧城市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中各行各业基于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的城市信息化高级形态,实现信息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大城市病”,提高城镇化质量,实现精细化和动态管理,并提升城市管理成效和改善市民生活质量,而智慧城管时智慧城市中重要的一环,智慧城管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管理新模式,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实现全面透彻感知、宽带泛在互联、智能融合应用,推动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是一种城市管理的新模式,有利于保证城市的快速发展;
而现有技术背景下的智慧城管应用,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够保证对城市内信息进行高效的统合,不利于保证城市智慧管理的效率,同时不利于高效的进行城市事件的处理,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信息统合的智慧城管物联网应用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信息统合的智慧城管物联网应用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智慧城管应用,在实际使用时,不能够保证对城市内信息进行高效的统合,不利于保证城市智慧管理的效率,同时不利于高效的进行城市事件的处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信息统合的智慧城管物联网应用系统,包括传感模块、互联网数据库、社会信息采集模块和监督指挥中心,所述传感模块、互联网数据库、社会信息采集模块均通过与计算网络与监控指挥中心之间连接,所述传感模块包括城市环境监测模块、城市状态监测模块、城市位置监测模块等,所述社会信息采集模块包括APP信息统合模块、群众举报信息模块、城市监控信息模块等,所述监督指挥中心包括有数据整合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信息接发终端。
优选的,所述传感模块基于物联网获取城市所安装的摄像探头、气象站点等所监测的城市环境、状态和位置等信息。
优选的,所述城市环境、状态和位置等信息是指城市气象环境状态、城市能源状态、城市人群聚集位置环境状态、城市垃圾位置状态、城市交通位置环境状态等城市信息。
优选的,所述社会信息采集模块自动收集APP中群众活动发言信息、群众举报信息以及城市监控信息等数据。
优选的,所述传感模块、社会信息采集模块和互联网数据库所采集数据均通过云计算网络发送至监督指挥中心,既通过监督指挥中心能够随时调取信息。
优选的,所述监督指挥中心基于数据整合模块对采集数据进行归类整合,同时数据的归类整合是指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后提取数据信息关键信息,且关键数据信息是指一种或多种,并对该关键数据信息进行优先级划分。
优选的,所述优先级划分基于波及地理范围、波及人数、波及事件复杂程度、事件后续影响时间和深度、造成的破坏性等条件进行划分。
优选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通过数据整合模块对城市事件数据信息优先级的分类划分进行数据处理,针对影响大优先级高的城市事件直接投送至监督指挥中心进行提示处理,针对影响小优先级低的城市事件投送到信息接发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深远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深远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3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