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微波电路互联信号传输的最佳带键构形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00850.2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1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从思;田军;周轶江;王志海;闵志先;于坤鹏;李明荣;王艳;王猛;张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33 | 分类号: | G06F30/33;G06F113/18;G06F115/04;G06F119/2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姚咏华 |
地址: | 710071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微波 电路 信号 传输 最佳 构形 确定 方法 | ||
1.一种面向微波电路互联信号传输的最佳带键构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根据高频微波电路中互联的具体要求,确定单根高斯、双根高斯、单根圆弧、双根圆弧四类金带键合互联几何参数与物性参数;
(2)根据微波电路中互联工况及性能指标,确定四类金带键合互联电磁传输参数;
(3)根据微波电路中互联构形及工程实际调研,分别建立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参数化表征模型;
(4)基于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参数化表征模型,对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空间几何特征进行对比;
(5)基于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参数化表征模型,在三维高频结构仿真软件中分别建立四类金带键合互联结构电磁模型;
(6)根据建立的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参数化表征模型与响应面法,建立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与信号传输性能预测模型;
(7)根据建立的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与信号传输性能预测模型,对单根与双根高斯构形金带互联信号传输电性能进行对比;
(8)根据建立的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与信号传输性能预测模型,对单根与双根圆弧构形金带互联信号传输电性能进行对比;
(9)根据建立的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与信号传输性能预测模型,对高斯构形与圆弧构形金带互联信号传输电性能进行对比;
(10)根据建立的四类金带键合互联构形与信号传输性能预测模型及其对比结果,确定面向微波电路信号传输的金带互联最佳构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微波电路互联信号传输的最佳带键构形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单根高斯、双根高斯、单根圆弧、双根圆弧相同的几何参数包括:金带厚度T、左端微带宽度W1、右端微带宽度W2、左端介质基板厚度h1、右端介质基板厚度h2、微带厚度h3、左端金带键合处长度l1、微带左端到基板左端距离d1、金带键合左处距微带左端距离p1、金带键合右端距微带右端距离p2、微带右端到基板右端距离d2和右端金带键合处长度l2;
确定单根高斯、双根高斯、单根圆弧、双根圆弧不同的几何参数包括:四类金带宽度B、介质模块间隙g和金带拱高hb;单根高斯和单根圆弧的金带宽度Bs、双根高斯和双根圆弧的金带宽度Bd、单根高斯和单根圆弧的介质模块间隙分别为gsg和gsc、双根高斯和双根圆弧的介质模块间隙分别为gdg和gdc、单根高斯和单根圆弧的金带拱高分别为hbsg和hbsc、双根高斯和双根圆弧的金带拱高分别为hbdg和hbdc和双根高斯和双根圆弧的金带间隙Wg;
确定单根高斯、双根高斯、单根圆弧、双根圆弧相同的物性参数包括:左端介质基板相对介电常数εr1和右端介质基板相对介电常数εr2、左端介质基板介电损耗角δ1和右端介质基板介电损耗角δ2;
确定四类金带键合互联电磁传输参数包括:信号传输频率f,回波损耗S11和插入损耗S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8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