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少钼系1,2-聚丁二烯生产中酚类物质气味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00449.9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6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焦胜成;华静;李海强;汤键;李丰晓;耿洁婷;庞先明;刘金慧;贾凤玲;蒋秀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6/08 | 分类号: | C08F6/08;C08F6/02;C08F36/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耿霞 |
地址: | 255408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少 丁二烯 生产 中酚类 物质 气味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钼系1,2‑聚丁二烯生产中酚类物质气味的方法,属于1,2‑聚丁二烯橡胶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减少钼系1,2‑聚丁二烯生产中酚类物质气味的方法,是向终防剂中加入含有碱性物质的醇溶液得到溶液A,然后将溶液A加入到聚合反应后的胶液中。本发明所述的减少钼系1,2‑聚丁二烯生产中酚类物质气味的方法,工艺简单,有效降低了利用钼系催化体系生产1,2‑聚丁二烯橡胶中的酚组分气味大环境不友好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少钼系1,2-聚丁二烯生产中酚类物质气味的方法,属于1,2-聚丁二烯橡胶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1,2-聚丁二烯用于塑料、涂料、粘合剂、功能高分子等许多领域,此外随微观结构及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如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简称为HVBR)具有抗湿滑性好、耐老化、低生热等优点,是用于制作飞机及汽车轮胎的优异材料。。目前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的生产厂家和产能少。只有Bayer公司、Bridgestone/Firestone公司、日本瑞翁、意大利Enichem弹性体公司(Europrene-BRHV80)、印度石油化工公司等有小批量生产,国内还未有工业化产品问世。
我国聚丁二烯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高乙烯基聚丁二烯(简称为HVBR)在现有顺丁橡胶生产装置可实现钼系HVBR和镍系顺丁的柔性生产,在国内实现产业化,利于产品结构调整,促进企业发展。钼系HVBR在生产过程中胶液不挂壁,有利于生产装置的长周期运转。鉴于钼系高乙烯基丁二烯橡胶良好的综合性能及应用前景,通过进一步完善钼系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产业化技术,符合国家聚丁二烯橡胶产业发展的方向。
采用钼系催化剂制备的乙烯基含量高于80%的HVBR,具有高活性、高定向性的特征,但是钼系催化剂制备高乙烯基聚丁二烯采用的一个催化剂组分为酚类物质,因为聚合后处理过程的凝胶工艺中,酚会存在于洗胶的废水中,具有浓烈的令人不悦的气味,对工人和环境带来不良影响。
专利CN102776137公开了一种应用微生物菌剂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法,应用特效脱酚菌种Agromyces soliPhe-03(专利菌株保藏号为:CCTCCNO:M2012030)与CorynebacteriumlubricantisPhe-05(专利菌株保藏号为:CCTCCNO:M2012031)单一及混合菌剂处理工业污水,该方法需要专门的菌种,且需专门的培养罐等设施,实现起来成本较高,且处理速度较慢,不适合高乙烯基聚丁二烯生产过程中应用。
专利CN104724783描述了处理高浓度含酚废水的方法,但该方法要求含酚废水中酚的含量大于等于2000ppm,钼系催化剂制备高乙烯基聚丁二烯所产生的废水中酚含量较低,亦不适用此方法。
除此之外,专利CN101037283采取多种措施并用处理含酚废水,但其需要添加甲醛等污染物,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不利,不适用于钼系催化剂制备高乙烯基聚丁二烯过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钼系1,2-聚丁二烯生产中酚类物质气味的方法,其工艺简单,有效降低了利用钼系催化体系生产1,2-聚丁二烯橡胶中的酚组分气味大环境不友好的问题。
本发明所述的减少钼系1,2-聚丁二烯生产中酚类物质气味的方法,是向终防剂中加入含有碱性物质的醇溶液得到溶液A,然后将溶液A加入到聚合反应后的胶液中。
优选的,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或甲醇钠。
进一步优选的,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钠。
进一步优选的,碱性物质为氢氧化钾。
优选的,醇溶液为甲醇、乙醇或丙醇。
所述碱性物质的摩尔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酚用量的一倍及其以上。
优选的,碱性物质的摩尔用量为反应体系中酚用量的1.5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0044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己内酰胺的加氢精制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铬废酸清洁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