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控制语音设备多端唤醒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8542.0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02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创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30;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 代理人: | 孙丹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语音 设备 多端 唤醒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语音设备多端唤醒的系统和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账号登录模块,用于向服务器注册设备账号信息、登录账号、存储账号下所有设备列表,选择是否采用多端唤醒决策;空间管理模块,用于设置自定义设备空间;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将设备添加入对应的自定义设备空间中;语音识别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语音指令并识别;语音分析模块,用于对识别出的语音指令分析得到语音指令意图;多端唤醒决策模块,用于根据语音指令意图、设备属性信息以及设备所属自定义设备空间决策得出执行指令;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执行指令控制设备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控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控制语音设备多端唤醒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家庭中存在多个智能语音控制设备在同一个空间中的时候,在唤醒中存在互相应答混乱的问题。 比如:家里客厅有带阵列远场的语音智能电视机,语音智能音箱,语音智能闹钟,语音智能茶几等名称为“小维”的设备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用语音对设备说:小维小维,我想看电影,来唤醒设备的时候,电视机,音箱,闹钟等都会做出相应回答,这个时候就非常混乱;
随着互联网络的大面积普及,3C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互联网语音智能设备已成为市场主流。同时随着互联网资源多样和丰富性,智能语音终端设备的多样化普及,就造成了一个家庭中,存在多个智能语音设备,在和设备语音交互的时候,所有设备都会回复和应答的问题。
现有技术的缺陷为:设备要分区域使用:在家里有多个语音智能设备的时候,要想解决多个设备同时唤醒应答的问题,就要把一个设备房房间使用,一个设备房客厅使用等,同时放到一起使用就会出现非常不好的效果;没有办法做到分意图来让对应设备处理:比如目前电视或音箱类的语音设备,当两个设备再同一个地方拜访的时候,对着设备说: 我要听歌,用户的想法是想让音箱来播放歌曲的,这个时候电视和音箱同时播放歌曲了,而对着设备说: 我要看电影,这个无屏音箱设备是不具备播放电影条件的,也会和电视抢答回复,这个时候用户更希望看到的是电视播放电影,音箱不要做出应答;没有对设备进行分区域管理:用户想让自己多个设备分区域唤醒管理,而不是所有设备都进行唤醒决策,比如:把语音智能台灯和语音智能闹钟等设备作为房间空间唤醒管理,把语音智能电视和语音智能茶几等设备作为客厅空间唤醒管理,只要加入到一个空间的设备,就在语音控制设备的时候,只会选择一个最佳符合意图的设备来应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语音设备多端唤醒的系统和方法,通过多端唤醒管理的系统方法,能够完成在家庭中多种智能语音设备场景,分不同空间来管理归类不同设备,来做统一的单个设备执行应答,避免多个设备同时执行的混乱体验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控制语音设备多端唤醒的系统,包括:
账号登录模块,用于向服务器注册设备账号信息、登录账号、存储账号下所有设备列表,选择是否采用多端唤醒决策;
空间管理模块,用于设置自定义设备空间;
设备管理模块,用于将设备添加入对应的自定义设备空间中;
语音识别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语音指令并识别;
语音分析模块,用于对识别出的语音指令分析得到语音指令意图;
多端唤醒决策模块,用于根据语音指令意图、设备属性信息以及设备所属自定义设备空间决策得出执行指令;
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执行指令控制设备响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数据流通道传输模块,用于和服务器建立传输通道,向服务器传输语音指令意图和设备属性信息。
一种控制语音设备多端唤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注册账号并登录,在账号下注册设备账号信息并以设备列表形式存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创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创维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创维-RGB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85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