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罩托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898169.9 | 申请日: | 2020-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信明 |
| 主分类号: | A61M16/06 | 分类号: | A61M16/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丁国勇 |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罩 | ||
本发明涉及面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面罩托,包括面罩托本体,所述面罩托本体的中间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面罩托本体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面罩托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固定孔并延伸至面罩托本体外部的面罩本体。该面罩托,通过设置有固定孔,在使用时将面罩托本体的凹面与面罩本体凸面紧密贴合,一方面可化解鼻导管给氧通气不足的风险,进而可使得加压给更为方便省力,无需双手将面罩扣紧与面部密合,使得患者能够吸入充足的氧气,病员的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在使用完毕需要拆除面罩托本体1时,直接用普通剪刀剪开即可,操作十分简便,在废弃后直接埋入土中,8到16个月后可自行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罩托。
背景技术
在进行俯卧位无痛有创操作时,为保证患者氧气供给充足,目前主流是用面罩加压给氧,面罩是把氧气从储罐中转入到人体肺部的设备,主要有医用氧气面罩和民用航空氧气面罩等种类,对于辅助治疗疾病、保护空乘人员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面罩的使用中,都是直接将面罩佩戴在患者的脸部,在俯卧位时只有通过双手将面罩扣紧与面部密合,方能加压给氧,面罩有脱落的风险,会导致患者吸入氧气不足,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故而提出面罩托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罩托,具备便于使用等优点,时解决了在俯卧位时只有通过双手将面罩扣紧与面部密合,方能加压给氧,面罩有脱落的风险,会导致患者吸入氧气不足,影响患者生命安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便于使用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面罩托,包括面罩托本体,所述面罩托本体的中间开设有固定孔,所述面罩托本体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面罩托本体的外表面活动安装有一端贯穿固定孔并延伸至面罩托本体外部的面罩本体。
优选的,所述面罩托本体为长四十厘米、宽二十五厘米。
优选的,所述面罩托本体的材料为合成橡胶。
优选的,所述面罩本体的环边与固定孔卡接,所述固定孔能容面罩本体和呼吸管通过。
优选的,所述面罩托本体的中间呈凸状,所述面罩托本体的凹面与面罩本体的凸面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呈对称分布于面罩托本体顶部的四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罩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面罩托,通过设置有固定孔,在使用时将面罩托本体的凹面与面罩本体凸面紧密贴合,再利用患者自身头部的重量使面罩本体与患者面部密合,即可完成使用,一方面可化解鼻导管给氧通气不足的风险,进而可使得加压给更为方便省力,无需双手将面罩扣紧与面部密合,使得患者能够吸入充足的氧气,病员的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在使用完毕需要拆除面罩托本体1时,直接用普通剪刀剪开即可,操作十分简便,在废弃后直接埋入土中,8到16个月后可自行生物降解,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面罩托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面罩托俯视结构示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面罩托仰视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面罩托面罩本体安装结构图。
图中:1面罩托本体、2固定孔、3通孔、4面罩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信明,未经李信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81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