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7924.1 | 申请日: | 2020-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7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殷惠君;孙峰;慕金伯;薛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曌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C04B38/00;C04B111/20;C04B111/28;C04B11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郭青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腐蚀 建筑 新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陶粒:1.12-1.33%、橡胶颗粒:0.51-0.83%、三乙醇胺:0.11-0.23%、玻璃纤维:1.15-1.25%、膨胀珍珠岩:2.31-3.23%、尾矿砂:1.13-1.22%、锆英石:1.34-1.53%、千枚岩:1.55-1.76%、硅酮酰胺:0.12-0.18%、二乙胺基丙胺:0.11-0.21%、二氧化钛:2.11-2.33%、骨料:1.12-1.35%、水泥防水剂:2.21-2.53%、引气剂:1.25-1.36%、膨胀剂:1.45-1.63%、发泡剂:1.41-2.36%、减水剂:1.55-1.83%、玻璃微珠:1.12-1.63%、凹凸棒石:1.31-1.56%、硬化剂:1.15-2.35%、阻燃剂:1.55-2.45%、海泡石粉:0.45-0.83%、水:32-43%,余量为水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剂为氧化钙类膨胀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陶粒:1.12%、橡胶颗粒:0.51%、三乙醇胺:0.11%、玻璃纤维:1.15%、膨胀珍珠岩:2.31%、尾矿砂:1.13%、锆英石:1.34%、千枚岩:1.55%、硅酮酰胺:0.12%、二乙胺基丙胺:0.11%、二氧化钛:2.11%、骨料:1.12%、水泥防水剂:2.21%、引气剂:1.25%、膨胀剂:1.45%、发泡剂:1.41%、减水剂:1.55%、玻璃微珠:1.12%、凹凸棒石:1.31%、硬化剂:1.15%、阻燃剂:1.55%、海泡石粉:0.45%、水:32%,余量为水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陶粒:1.33%、橡胶颗粒:0.83%、三乙醇胺:0.23%、玻璃纤维:1.25%、膨胀珍珠岩:3.23%、尾矿砂:1.22%、锆英石:1.53%、千枚岩:1.76%、硅酮酰胺:0.18%、二乙胺基丙胺:0.21%、二氧化钛:2.33%、骨料:1.35%、水泥防水剂:2.53%、引气剂:1.36%、膨胀剂:1.63%、发泡剂:2.36%、减水剂:1.83%、玻璃微珠:1.63%、凹凸棒石:1.56%、硬化剂:2.35%、阻燃剂:2.45%、海泡石粉:0.83%、水:43%,余量为水泥。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研磨:将原料中的陶粒、膨胀珍珠岩、尾矿砂、锆英石、千枚岩、凹凸棒石分别进行研磨,研磨后粒径小于50μm;
(2)配料:将除水以外的原料按照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的各组分重量百分比混合;
(3)将混合好的原料送入搅拌机后,按照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的各组分重量百分加入水,然后进行搅拌得到浆料,搅拌转速为35-45转/分钟,搅拌时间为6-8min;
(4)将搅拌后的浆料静置3-5min,得到耐高温耐腐蚀的建筑新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曌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曌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792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式微波探头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坝内深水施工输送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