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造粒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2282.6 | 申请日: | 2020-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23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平;马庆江;张冰;周云;周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禾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9/00 | 分类号: | B29B9/00;B29C31/06;B29B7/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造粒系统,涉及木塑生产领域,包括螺旋输送机和与螺旋输送机相对接的造粒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上设有若干称量装置,且所有称量装置单位时间内加入的物料总量与螺旋输送机单位时间内加入到造粒机中的物料总量相等。利用多个称量装置向螺旋输送机中加入多种组分,这样能够保证每一单位体积中的各组分的量都符合相应的规定。之后整体物料会在螺旋输送机带动下边搅拌边混合,从而即保证了物料混合的均匀性,又能够将物料向造粒机方向进行输送。这样不仅省去了前处理混合的步骤,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塑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效造粒系统。
背景技术
木塑,即木塑复合材料(Wood-Plastic Composites,WPC),是国内外近年蓬勃兴起的一类新型复合材料,指利用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代替通常的树脂胶粘剂,与超过35%-70%以上的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塑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将塑料和木质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热挤压成型的板材,称之为挤压木塑复合板材。
其中,现有技术生产木塑主要分四步骤,首先根据木塑的要求配制相应的原料成分;其次,再将各原料投入到混合器中进行混合:再者,将混合器中的混合料投入到挤出机中;最后,挤出机再通过模头熔融挤出,得到所需的木塑复合板材。例如,公开号为CN102838860A一种木塑复合材料的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采用了类似的工艺。首先将干燥后的木粉与偶联剂、无机填料、润滑剂经捏合机混合均匀,然后与加入固化剂的基体树脂胶液混合均匀,得到预混物,再经模压成型、挤出成型或注塑成型工艺、后固化处理得到成品。
而这种传统的生产工艺虽然前期会通过混合装置进行混合,但是由于各种原料的堆砌密度和颗粒度都不相同。因此,即便将混合后的物料从混合装置中加入到造粒机中,物料也还是容易在输送过程中发生分层等问题,不利于最终产品整体各项性能地均匀保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投料系统,其即能够省去部分操作步骤,同时也能够保证木塑复合板材的整体特性的均匀性。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效造粒系统,包括螺旋输送机和与螺旋输送机相对接的造粒机,所述螺旋输送机上设有若干称量装置,且所有称量装置单位时间内加入的物料总量与螺旋输送机单位时间内加入到造粒机中的物料总量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个称量装置向螺旋输送机中加入多种组分,这样能够保证螺杆输送机的出料口处,每一单位体积中的各组分的量都符合相应的规定。之后整体物料会在螺旋输送机带动下边搅拌边混合,从而即保证了物料混合的均匀性,又能够将物料向造粒机方向进行输送。这样不仅在保证物料混合均匀的情况下,同时也省去了前处理混合的步骤,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木塑板的生产效率。
优选为,若干所述称量装置沿螺旋输送机输送物料方向排列设置,且各称量装置向螺旋输送机中所加入的物料的堆砌密度随靠近螺杆推送器的出料口方向依次降低。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各组分逐一进入到螺旋输送机进行混合,有助于提高混合的效率。另一方面,相对于各组分同时加入到螺旋输送机而言,其也不容易对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造成堵塞。
再者,由于物料是随着堆砌密度自高向低依次加入到螺旋输送机中的,这样堆砌密度高的物料也能够推动堆砌密度低的物料往造粒机的进料口方向进行移动,从而有助于所有物料都能够顺利地被输送至造粒机方向。
优选为,所述称量装置为失重秤或流量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果称量装置为失重秤,这样有助于准确地量取固体类物料加入到螺旋输送机中。而称量装置为流量计,则有助于准确地取流体类物料加入到螺旋输送机中。从而拓宽了螺旋输送机的使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禾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禾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22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电池智能充电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芯不转移冷压机构及冷压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