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扰动环境流沙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91778.1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70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兵;王振东;苗壮志;李俊兵;单朋亮;张昊旻;孙政杰;王袁龙;徐涛;柳贺;李禹丰;张文博;王健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10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扰动 环境 流沙 地质 条件下 基坑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扰动环境流沙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待施工的深基坑参数标准,计算获得钢围檩数量;S2、基于计算获得钢围檩数量和施工方案建立深基坑BIM模型;S3、根据施工方案和深基坑BIM模型进行可视化深基坑施工。本发明提供的大扰动环境流沙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方法适于地质条件为大扰动环境的流沙层地质的深基坑开挖,施工中采用双层Ⅳ型拉森钢板桩对基坑进行支护。利用测量仪器及计算软件,对支护结构的横向位移、沉降等方面进行监测,根据结果对深基坑稳定性进行跟踪,保证施工及周边道路通行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扰动环境流沙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工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桥梁建筑业的发展,基坑稳定作为桥梁基础施工的重要环节,决定了桥梁承台及墩身的施工安全。深基坑支护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桥梁下部结构的稳定性,具体表现为为桥梁承台及墩身承担挡土、截水的任务从而保证基坑稳定,能够承担必要的施工荷载,保证地下结构工程的顺利全面施工。同时,基坑支护水平的好坏也决定着工程建设周围环境的完整性,包括地表建筑、道路、地下管道和工程设施的安全。因此科学合理的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扰动环境流沙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大扰动环境流沙层地质条件下深基坑施工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待施工的深基坑参数标准,计算获得钢围檩数量;
S2、基于计算获得钢围檩数量和施工方案建立深基坑BIM模型;
S3、根据施工方案和深基坑BIM模型进行可视化深基坑施工。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还包括:在施工的同时,布置监测点;
借助于布置于监测点的仪器检测施工中设置的钢板桩有无超限水平位移;
借助于布置于监测点的仪器检测施工中基坑周边地面有无超限沉降。
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如下子步骤:
S301、将地面凿除至70cm深、然后放外层钢板桩打入基坑;
S302、将基坑第一次开挖至3米,然后将内层钢板桩打入基坑;
S303、修整施工平台,并进行第一道围檩和支撑的安装;
S304、第一次深基坑监测点布置,并进行第一次监测测量,并记录;
S305、对基坑第二次开挖至6米,并进行第二道围檩和支撑的安装;
S306、第二次深基坑监测点布置,并进行第二次监测测量,并记录;
S307、对基坑第三次开挖至9米,并进行第三道围檩和支撑的安装;
S308、第三次深基坑监测点布置,并进行第三次监测测量,并记录;
S309、对基坑第四次开挖至10.5米,并进行第四道围檩和支撑的安装,构成内支撑系统和外支撑系统;
S3010、第四次深基坑监测点布置,并进行第四次监测测量,并记录;
S3011、地基垫层浇筑,深基坑成型;
S3012、第五次深基坑监测点布置,并进行第五次监测测量,并记录;
S3013、浇筑承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九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9177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