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灯泡耐压测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9138.7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82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龙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冠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2 | 分类号: | G01N3/12;G01N3/02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杨云川 |
地址: | 404500 重庆市开***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泡 耐压 测试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灯泡耐压测试设备,包括:顶杆装置、连接座、缓冲器、密封装置和高压气管,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通气孔,用于连接密封灯泡的排气管的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通气孔一端,用于顶推所述排气管的所述顶杆装置设置在所述通气孔另一端,所述高压气管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一侧并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缓冲器包括可随气压变形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通气孔。本发明通过高压气管注入的气体通过缓冲器缓冲,以免高速流动的气体将灯泡冲破,保证了压力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灯泡耐压测试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灯泡耐压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生产的灯泡经常会充入工作气体,在使用过程中,泡泡如果承受不了工作气体的压力会发生爆炸。为保证灯泡的安全性,灯泡在生产过程中会进行耐压性能测试。现有的灯泡耐压力测试装置是通过手工或机械臂将未充工作气体的灯泡的排气管插入密封装置,以将排气管密封,然后打开气阀,预设压力的高压测试气体通过高压气管从排气管进入灯泡内进行耐压测试,测试完毕,关闭气阀,拔出排气管。从排气管通入的高压工作气体迅速充满灯泡,而高速流动的气体容易将灯泡冲破,导致压力测试结果不准确;如果逐渐通入工作气体,使灯泡内的其他压力缓慢升高,虽然可以避免高速流动的气体将灯泡冲破,但又会降低灯泡耐压测试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泡耐压测试设备,避免高速流动的气体将灯泡冲破,提高灯泡耐压测试工作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灯泡耐压测试设备,包括:顶杆装置、连接座、缓冲器、密封装置和高压气管,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通气孔,用于连接密封灯泡的排气管的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通气孔一端,用于顶推所述排气管的所述顶杆装置设置在所述通气孔另一端,所述高压气管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一侧并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缓冲器包括可随气压变形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通气孔。
可选的,所述缓冲器包括:活塞、螺纹塞和缓冲管,所述活塞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缓冲管内,所述螺纹塞设置在所述缓冲管远离所述连接座一端,所述缓冲管靠近所述连接座一端形成所述缓冲腔。
可选的,所述缓冲器还包括缓冲簧,所述缓冲簧设置在所述活塞和所述螺纹塞之间。
可选的,所述密封装置包括:充气橡胶圈、充气管和电磁阀,所述充气橡胶圈设置在所述通气孔内,所述充气管一端连接所述充气橡胶圈,所述充气管另一端连接所述电磁阀。
可选的,所述密封装置还包括:挡板和下盖,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通气孔内靠近所述顶杆装置,所述下盖设置在所述通气孔内远离所述顶杆装置,所述充气橡胶圈设置在所述挡板和所述下盖之间。
可选的,所述下盖上设置有用于引导所述排气管的锥孔。
可选的,所述顶杆装置包括:上盖、顶杆、密封圈、复位簧和端帽,所述顶杆包括一密封环,所述密封环设置在所述通气孔内,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通气孔远离所述密封装置一端,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顶杆上并位于所述密封环和所述上盖之间,所述顶杆远离所述密封装置一端穿过所述上盖与所述端帽连接,所述复位簧设置在所述顶杆上并位于所述端帽和所述上盖之间。
可选的,所述密封圈包括O型圈。
可选的,所述顶杆装置还包括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一侧壁上,所述气动推杆与所述端帽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灯泡耐压测试设备,包括:顶杆装置、连接座、缓冲器、密封装置和高压气管,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通气孔,用于连接密封灯泡的排气管的所述密封装置设置在所述通气孔一端,用于顶推所述排气管的所述顶杆装置设置在所述通气孔另一端,所述高压气管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一侧并连通所述通气孔,所述缓冲器包括可随气压变形的缓冲腔,所述缓冲腔连通所述通气孔。通过高压气管注入的气体通过缓冲器缓冲,以免高速流动的气体将灯泡冲破,保证了压力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了灯泡耐压测试工作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冠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冠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91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向可靠时延保障的端边协同方法
- 下一篇:电光晶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