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晶体绝缘电阻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887007.5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8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健;何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中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1/022 | 分类号: | H01C1/022;H01C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晶体 绝缘 电阻器 | ||
本发明涉及电阻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晶体绝缘电阻器,包括两个防护壳,两个防护壳的大小相同且相靠近的一侧抵在一起,两个防护壳的两侧之间均共同安装有夹套,两个防护壳相抵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腔体,两个防护壳上开设的第二腔体相对,第二腔体之间共同卡接有电阻器主体,位于电阻器主体背面的防护壳上下端均安装有拉伸机构,位于电阻器主体背面的防护壳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的正面均开设有开口。本发明的电阻器主体外部设置了两个防护壳,两个防护壳的内部均开设有第二腔体,且均通过腔体卡在电阻器主体的外部,将电阻器主体和外界隔离,避免烟气中的油渍附着在电阻器主体的外部,降低本发明的电阻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阻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晶体绝缘电阻器。
背景技术
绝缘物在规定条件下的直流电阻,即加直流电压于电介质,经过一定时间极化过程结束后,流过电介质的泄漏电流对应的电阻称绝缘电阻。是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最基本的绝缘指标,绝缘电阻器,是运用此远离制作的案子元件,而晶体绝缘电阻器是绝缘电阻器的一种。
目前所用晶体绝缘电阻大都直接焊接在电子设备上,晶体绝缘电阻器的外部设置防护之类的结构,若安装的电子设备在烟气较多的环境下工作,烟气中的油渍容易附着在晶体绝缘电阻器上,降低晶体绝缘电阻器电阻值,若周边环境的空气较为潮湿,潮湿的空气容易腐蚀损坏晶体绝缘电阻器的引脚,导致所安装的电子设备出现短路,若晶体绝缘电阻器受到外部挤压时,会使晶体绝缘电阻器的引脚发生扭曲,进而出现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晶体绝缘电阻器,解决了目前所用晶体绝缘电阻大都直接焊接在电子设备上,晶体绝缘电阻器的外部设置防护之类的结构,若安装的电子设备在烟气较多的环境下工作,烟气中的油渍容易附着在晶体绝缘电阻器上,降低晶体绝缘电阻器电阻值,若周边环境的空气较为潮湿,潮湿的空气容易腐蚀损坏晶体绝缘电阻器的引脚,导致所安装的电子设备出现短路,若晶体绝缘电阻器受到外部挤压时,会使晶体绝缘电阻器的引脚发生扭曲,进而出现损坏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晶体绝缘电阻器,包括两个防护壳,两个所述防护壳的大小相同且相靠近的一侧抵在一起,两个所述防护壳的两侧之间均共同安装有夹套,两个所述防护壳相抵一侧的中部均开设有第二腔体,两个所述防护壳上开设的第二腔体相对,所述第二腔体之间共同卡接有电阻器主体,位于所述电阻器主体背面的防护壳上下端均安装有拉伸机构,位于所述电阻器主体背面的防护壳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正面均开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安装板内部靠近所在防护壳中部的一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靠近同侧防护壳中部的一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均安装有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均和同侧拉伸机构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在防护壳中部的一侧均安装有限位机构,位于所述电阻器主体正面的防护壳上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均和同侧第一安装板抵在一起,所述第二安装板和同侧第一安装板相抵的一侧均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均卡接在同侧第一安装板的内部,所述卡块靠近所在防护壳中部的一侧均开设有挤压槽。
具体的,所述夹套均包括两个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大小均相同,同侧两个所述固定套相远离的一侧均卡接在同侧防护壳的内部,同侧两个所述固定套均分别卡接在电阻器主体的引脚前后侧且均抵在一起,同侧两个所述固定套相抵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一腔体,同侧两个所述固定套上开设的第一腔体相对,同侧两个所述固定套相抵一侧远离电阻器主体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一夹槽,同侧两个所述固定套相抵一侧靠近电阻器主体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二夹槽,同侧两个所述固定套上开设的第一夹槽和第二夹槽均相对且内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密封套。
具体的,所述弹性机构均包括挤压头,所述挤压头均滑动连接在所在凹槽的内部,所述挤压头靠近所在防护壳中部的一侧上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远离所在挤压头的一端均插在所在凹槽内部开设的插槽中,所述插杆位于所在凹槽内部的部分圆周外壁上均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均固定连接在凹槽和同侧挤压头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中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锦州中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70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