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同步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5688.1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76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映波;杨乐;秦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域高科(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陈晓斌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智能 变电站 广域 同步 测试仪 及其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同步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包括信号接入电路、同步分析电路、冗余时钟调节电路和报文交互电路,同步分析电路分别与信号接入电路、冗余时钟调节电路和报文交互电路电连接,报文交互电路与被测广域时钟装置通信连接,信号接入电路分别与卫星和被测广域时钟装置通信连接。本发明能在离线条件下进行测试环境搭建,能对智能变电站同步数字网中可能出现的时间跳变、通道切换、抖动、漂移等各种通道时延变化现象进行模拟,实现智能变电站同步数字网络下时钟广域同步性能的离线测试,进而帮助提高智能变电站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变电站广域同步测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同步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化变电站是未来电力系统变电站的发展方向。在智能化变电站中,当广域时钟装置发生时间跳变、通道切换、抖动、漂移等各种通道时延变化现象时,就可能出现时钟不同步的问题,一旦广域时钟装置出现不同步问题将带来保护误动等风险。因此全网广域同步及其检测技术变得尤为重要。对时钟设备进行必要的广域同步检测,保证其入网时能够可靠运行,对电力系统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对智能变电站时钟系统的广域同步检测存在SDH(Synchronous DigitalHierarchy,同步数字体系)测试环境难于搭建、现网测试安全风险不易评估与规避、尚缺乏广域同步性能检测方法及其装置等不足。
因此,设计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同步测试仪,能在离线条件下进行测试环境搭建,能对智能变电站同步数字网中可能出现的时间跳变、通道切换、抖动、漂移等各种通道时延变化现象的模拟,实现智能变电站同步数字网络下时钟广域同步性能的离线测试,对智能变电站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同步测试仪及其测试方法,能在离线条件下进行测试环境搭建,能对智能变电站同步数字网中可能出现的时间跳变、通道切换、抖动、漂移等各种通道时延变化现象进行模拟,实现智能变电站同步数字网络下时钟广域同步性能的离线测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同步测试仪,包括信号接入电路、同步分析电路、冗余时钟调节电路和报文交互电路;
所述同步分析电路分别与所述信号接入电路、所述冗余时钟调节电路和所述报文交互电路电连接,所述报文交互电路与所述被测广域时钟装置通信连接,所述信号接入电路分别与所述卫星和所述被测广域时钟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信号接入电路,用于获取卫星的基准时钟信号;
所述同步分析电路,用于根据所述基准时钟信号进行广域同步测试仪时钟同步;
所述冗余时钟调节电路,用于在完成广域同步测试仪时钟同步后,按照预设测试内容,分别调整系统维护时间和时钟输入电压;
所述报文交互电路,用于将所述系统维护时间转换为输出链路延时报文,将所述时钟输入电压转换为E1脉路调制频率信号,并分别将所述输出链路延时报文和所述E1脉路调制频率信号传输至智能变电站的被测广域时钟装置;
所述信号接入电路,还用于获取所述被测广域时钟装置根据所述输出链路延时报文和所述E1脉路调制频率信号进行时钟同步后反馈的被测时钟信号;
所述同步分析电路,还用于根据所述被测广域时钟装置反馈的所述被测时钟信号,得到所述被测广域时钟装置的目标时间偏差数据。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同步测试方法,采用本发明中的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广域同步测试仪进行广域同步测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卫星的基准时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域高科(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域高科(武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5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