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5559.2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1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全昌;刘永华;李连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一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24;H01H83/2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台州市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保护 功能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包括有壳体、断路器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所述壳体至少包括有三个依次排列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第一基板分隔,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通过第二基板分隔,所述脱扣线圈组件、线路板设置在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二触头组件、灭弧组件设置在第二腔体中,所述断路器模块设置在第三腔体中,所述第一触头组件和第二触头组件相联动,所述脱扣线圈组件与锁扣之间联动配合,所述零序互感器至少同时置于两个所述腔体内。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积较小、内部结构更紧凑的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其通常包括有断路器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所述断路器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分别设置在断路器的两个相邻的腔体中,所述漏电保护模块包括有零序互感器、副触头支持、线路板、脱扣线圈组件等构件,零序互感器的孔心中同时穿设有分别用于L相和N相载流的软导线,断路器模块则包括有跳扣、锁扣、手柄、复位装置、主触头支持等构件,脱扣线圈组件和锁扣之间通过穿设在所述两个腔体的连杆实现联动,主触头支持和副触头支持之间通过穿设在所述两个腔体内的传动构件实现联动。
传统这种断路器内部结构布局不太合理,占用空间较多,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体积较小、内部结构更紧凑的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漏电保护功能的断路器,包括有壳体、断路器模块和漏电保护模块,所述断路器模块包括有锁扣、第一触头组件,所述漏电保护模块包括第二触头组件、灭弧组件、零序互感器、脱扣线圈组件、线路板,所述壳体至少包括有三个依次排列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通过第一基板分隔,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之间通过第二基板分隔,所述脱扣线圈组件、线路板设置在第一腔体中,所述第二触头组件、灭弧组件设置在第二腔体中,所述断路器模块设置在第三腔体中,所述第一触头组件和第二触头组件相联动,所述脱扣线圈组件与锁扣之间联动配合,所述零序互感器至少同时置于两个所述腔体内。
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本发明将漏电保护模块的脱扣线圈组件、线路板和第二触头组件、灭弧组件、零序互感器分别设置在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中,使零序互感器至少能够同时置于两个腔体之间,并且锁扣和脱扣线圈组件之间联动配合,使锁扣能够被脱扣线圈组件驱动实现解锁,而将零序互感器至少同时置于两个所述腔体内,能够充分利用各腔体的内部空间,对断路器内部空间的利用更加合理,能够结构更加紧凑,进而减小断路器的整体体积,此外,通过第一基板能够将线路板与漏电保护模块的其他构件相隔离,能够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基板对应第二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兜槽,所述兜槽的背部朝第一腔体方向延伸凸出,所述零序互感器嵌装在兜槽中,第二基板上开设有可供零序互感器穿设在第三腔体中的通孔,兜槽开设有连通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穿线孔。
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由于兜槽朝向第二腔体设置,并且兜槽的背部朝第一腔体方向延伸凸出,使得零序互感器一侧嵌装在兜槽中时,零序互感器另一侧能够穿过通孔置于第三腔体内,使零序互感器的整体能够跨越设置在三个腔体之间,不仅使零序互感器能够得到更好的定位,也能够使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减小体积;穿线孔的设置便于零序互感器和线路板之间接线电连。
进一步地,所述零序互感器的孔心朝向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的排列方向相垂直。
上述设置带来的效果是:由于零序互感器的轴向宽度一般较窄,使零序互感器的孔心朝向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第三腔体的排列方向(即断路器的宽度方向)相垂直,能够为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第三腔体腾出更多的内部空间,也能够使零序互感器的直径可以做得更大,提高漏电保护的灵敏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一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佳一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55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