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吸引器软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3315.0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骆承章;吴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A61B10/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科手术 使用 吸引 软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吸引器软管,包括软管本体,所述软管本体包括总管路以及与总管路出口端连通的两路分支管,两路分支管并联,所述其中一分支管上设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处设有滤网,所述两路分支管上均设有止流夹,所述止流夹位于快速接头的前端。本发明中可利用吸引器留取标本,术者不需要频繁更换器械,取标本时视野也不需要离开手术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科手术的吸引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吸引器软管。
背景技术
在外科手术中,尤其是脑外科手术中,术者通常一手持吸引器、一手持其他手术器械(如双极电凝、取瘤镊、显微剪刀、刮匙),在经蝶垂体瘤手术取瘤过程中,术者常需要用刮匙刮取瘤体后,从术区拿出刮匙将瘤体放入标本杯,为取得足量的标本,此步骤需反复操作,此时会存在术者将标本放置于标本杯过程中时视野频繁离开手术区的情况,影响手术效果;在胶质瘤手术过程中,为了取标本,术者手持手术器械的手就需要频繁地更换双极电凝和取瘤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吸引器软管。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可利用吸引器留取标本,术者不需要频繁更换器械,取标本时视野也不需要离开手术区。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吸引器软管,包括软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本体包括总管路以及与总管路出口端连通的两路分支管,两路分支管并联,其中一分支管上设有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处设有滤网,所述两路分支管上均设有止流夹,所述止流夹位于快速接头的前端。
进一步地,所述止流夹位于近总管路出口端处。避免血流或碎骨进入不需要进入的分支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软管本体还包括汇总管路,两分支管出口端连接汇总管路入口端。只需连接一个吸引器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快速接头包括一号接头和二号接头,所述一号接头包括一号旋盖以及和一号旋盖连通的一号连接嘴,所述二号接头包括二号旋盖以及和二号旋盖连接的二号连接嘴,所述一号旋盖上设有外螺纹,二号旋盖上设有和一号旋盖旋接的内螺纹,一号接头和二号接头旋接后形成一和分支管连通的空腔。
进一步地,所述空腔内设有滤杯,所述滤杯底部为滤网,所述滤杯底部位于远离总管路一端。取出标本时,直接将标本和滤杯一块拿出,避免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滤杯下部外侧壁设有外螺纹。打开快速接头,拿出滤杯时,在滤杯下方旋上旋盖即形成底部封闭的杯体,可在杯体内倒入福尔马林等利于后续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滤网朝向滤杯内部一侧还设有若干刺针。标本在吸引器的吸力作用下被刺在刺针上,不容易出现滑入分支管内而取不到标本的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
1、本发明中在需要留取标本时只需让助手关闭不具有快速接头一路分支管上的止流夹,打开具有快速接头一路分支管上的止流夹,标本在吸引器吸取时,被快速接头处的滤网截住,助手打开快速接头即可取得标本,手持其他手术器械的手无需频繁更换,且术者视野无需离开手术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人民医院,未经宜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3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