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流化床锅炉的新型布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2877.3 | 申请日: | 2020-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晖;杨俊荣;施宇清;白红俊;胡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10/20 | 分类号: | F23C10/20;F23C10/24;F23G5/30;F23G5/44;F23J15/06;F23M5/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梁斌 |
地址: | 310022 浙江省杭州市下***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流化床 锅炉 新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新型布风装置,它属于循环流化床固体废物焚烧锅炉领域。本发明包括炉膛、水冷风室前腔、水冷风室后腔、梯形环绕集箱通风口、排渣装置、前墙水冷壁、后墙水冷壁、水冷布风板和定向风帽,一次流化风从水冷风室前腔通过梯形环绕集箱通风口进入水冷风室后腔,水冷布风板上设置定向风帽,一次流化风经过该定向风帽吹入炉膛内参与流化和燃烧,高压风进入到排渣装置内部形成物料的流化态,炉膛中心线左侧的定向风帽吹向后墙水冷壁,炉膛中心线右侧的定向风帽吹向前墙水冷壁。本发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得流化床固体废物焚烧锅炉达到良好的流化燃烧和顺畅排渣,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流化床锅炉的新型布风装置,用于解决循环流化床锅炉焚烧固体废物时出现的排渣难等问题,它属于循环流化床固体废物焚烧锅炉领域。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固体废物焚烧的广泛推广,企业对流化床焚烧固体废物技术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流化床焚烧垃锅炉的床温度在850°左右,固体废物中的铁丝、易拉罐、酒瓶盖、铁块等固体金属物软化后很难从排渣口排出,容易堵塞排渣口;因此循环流化床固体废物焚烧锅炉的技术难点在于保证流化床流化顺畅的同时解决排渣问题。
因此,提供一种定向与前后水冷壁的阶梯式风帽,在排渣口设置了排渣流化风系统,保证流化床流化燃烧的同时顺利的完成排渣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得流化床固体废物焚烧锅炉达到良好的流化燃烧和顺畅排渣的用于流化床锅炉的新型布风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用于流化床锅炉的新型布风装置,包括炉膛、水冷风室前腔、水冷风室后腔和梯形环绕集箱通风口,所述一次流化风从水冷风室前腔通过梯形环绕集箱通风口进入水冷风室后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渣装置、前墙水冷壁、后墙水冷壁、水冷布风板和定向风帽,所述水冷布风板上设置定向风帽,一次流化风经过该定向风帽吹入炉膛内参与流化和燃烧,高压风进入到排渣装置内部形成物料的流化态,炉膛中心线左侧的定向风帽吹向后墙水冷壁,炉膛中心线右侧的定向风帽吹向前墙水冷壁。
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排渣流化风装置,所述高压风通过排渣流化风装置进入到排渣装置内部;使得排渣口足够大的情况下,也不影响流化床的流化和燃烧。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排渣装置设有使炉渣顺利排出的排渣口。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流化床燃烧中产生的炉渣沿着定向风帽在高压流化风的帮助下进入排渣装置中。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定向风帽为多个,该多个定向风帽呈阶梯状均布设置在水冷布风板上。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排渣装置的排渣口布置定向与左右水冷壁阶梯风帽。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水冷风室前腔和水冷风室后腔相互隔开;前墙有床料先流化,等到物料充足和后墙一并流化。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排渣装置采用水冷集箱环绕式排渣装置。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使得流化床固体废物焚烧锅炉达到良好的流化燃烧和顺畅排渣;2)定向与前后墙水冷壁的阶梯式风帽,于定向与左右墙水冷壁的阶梯风帽相比,床料流动性更好,便于流化及燃烧充分,降低各种排放指标;3)排渣口设置排渣流化风装置,位于排灰口两侧设置流化风,可以将一些底灰分类,并且保持物料在排灰口呈流化态;粗渣可从渣口排出;4)水冷风室前后腔隔开,前墙有床料先流化,等到物料充足和后墙一并流化;5)排渣口由梯形集箱环绕而成,很好的解决钢板密封带来的膨胀不畅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陆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2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非层状二维氧化镓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压力触发装置和无线翻页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