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881693.5 | 申请日: | 2020-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9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彬;龙旭嘉;陈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H01F41/082;H01F27/30;H01F27/34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郭东亮;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漏感宽 范围 控制 方法 结构 | ||
1.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结构,用于绕组为分层绕制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设有一个原边绕组和一个副边绕组;当所述原边绕组高度等于变压器绕组所用磁性元件的绕组窗口高度时,所述副边绕组的高度小于变压器绕组所用磁性元件的绕组窗口高度;当原边绕组高度小于磁性元件的绕组窗口高度时,副边绕组高度也小于或等于磁性元件的绕组窗口高度高度;所述控制结构为在垂直于绕组磁芯中柱的方向上的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之间的重叠部位,所述变压器漏感量的调节可通过调节重叠部位的长度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之间不设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原边绕组的线径小于副边绕组的线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副边绕组高度小于磁性元件的绕组窗口高度,所述原边绕组的绕组高度为磁性元件的绕组窗口高度时,所述变压器的漏感量的调节通过调节重叠部位的长度进行调整;
当所述原边绕组高度小于磁性元件的绕组窗口高度,所述副边绕组的绕组高度为磁性元件的绕组窗口高度时,所述变压器的漏感量的调节通过调节重叠部位的长度进行调整;
当所述原边绕组高度和副边绕组高度均小于磁性元件的绕组窗口高度时,所述变压器的漏感量的调节可通过调节重叠部位的长度进行调整。
5.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结构,其漏感宽范围控制有以下方法;
当所述原边绕组的匝数比副边绕组的匝数小于1时,在调节变压器漏感量时,通过固定原边绕组高度并改变副边绕组高度来实现;
当所述原边绕组的匝数比副边绕组的匝数大于1时,在调节变压器漏感量时,通过固定副边绕组高度并改变原边绕组高度来实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垂直于绕组磁芯中柱的方向为y轴方向,平行于绕组磁芯中柱的方向为x轴方向;设变压器磁芯内,变压器窗口在x轴上的长度为a,在y轴上的长度为b;漏感量对应的储存能量为Wm;μ为磁导率,x轴分量的磁场强度Hx,y轴分量的磁场强度Hy,H为磁场强度,Ve为存在漏感空间的体积,Lk为漏感,I为电流;
权利要求1中的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结构,其在调节变压器漏感量时,包括以下方法;
方法A1、当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长度相等且与重叠部位长度也相等时,变压器漏感量达到最小值,此时的y轴分量的磁场强度Hy≈0;
方法A2、若原边绕组的一端与副边绕组的一端齐平,且当ab时,由可知Hx≈0,通过固定原边绕组高度减小副边绕组的高度;或是固定副边绕组高度减小原边绕组的高度来调节两绕组的重叠部位长度d1来增加y轴方向的磁场强度Hy,使得H≈Hy,因此从减小d1可增加漏感的能量,漏感量也因此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漏感宽范围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方法A3、当变压器窗口的尺寸a不是远大于b时,且所述原边绕组的高度与副边绕组的高度固定并均小于绕组窗口高度,则通过改变原边绕组或副边绕组的位置,来调整副边绕组的次级线圈与原边绕组的原边线圈的重叠部位长度d1,来调节变压器漏感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88169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车床轴类零件后方自动上料机
- 下一篇:一种发射信号型基站